“二疏獨能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疏獨能行”全詩
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
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清風久銷歇,迨此向千載。
斯人古亦稀,何況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
惟有高仆射,七十懸車蓋。
我年雖未老,歲月亦云邁。
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
故作仆射詩,書之于大帶。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高仆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仆射》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貴的人所追求的,圣人卻遠離。所以致仕多年后,著述在禮經之中。玄元也有教誨,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只有我一個人能夠明白,遺留著我的足跡在東門外。清風久久地停息,直到今天才傳唱千載。這樣的人在古代也很稀少,何況在現今的時代。匆匆忙忙追逐名利的人們,白發蒼蒼已經有千百輩。唯有高仆射,七十歲還懸著車帷。我雖然年紀尚未老,歲月已經飛逝。擔心老去的時候,貪戀榮華無法退卻。內心自我警惕,如何才能戒除這種欲望。因此寫了這首《高仆射》詩,在大帶上記錄下來。
詩意:
這首詩探討了名利與退隱的對比。詩中描述了富貴的人們追求榮華富貴的欲望,而圣人卻選擇遠離這種追逐。白居易自稱為"高仆射",指代自己在朝廷的高位,但他意識到名利的虛幻和短暫,決定以退隱的態度對待。他借用了玄元的教誨,強調了知止的重要性,即適可而止,不貪婪才能避免災禍。他指出自己是個例外,能夠理解這一點,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表達了對名利追逐的警示。他對于現代社會的名利追逐持批判態度,認為那些匆忙追逐名利的人會白發蒼蒼,而只有他這樣的人能夠保持自己的高位地位。最后,他表達了對自己年老時貪戀名利的擔憂,希望通過寫詩來提醒自己和他人。
賞析:
《高仆射》展現了白居易對名利追逐的深思和對退隱生活的向往。他通過對比富貴與圣人的選擇,表達了對名利的批判態度。詩中的"高仆射"一詞,既是自我稱謂,也是對官職的象征,凸顯了他在朝廷的地位和無法避免的名利壓力。然而,他通過引用玄元的教誨,提醒人們知止于足,不要過分追求名利,避免陷入危險。他將自己與其他追逐名利的人區分開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和理解力。最后,他表達了對自己年老時貪戀名利的擔憂,希望通過寫詩來提醒自己和他人珍惜現在的時光,不要貪圖虛幻的名利。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明確的意境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內涵和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二疏獨能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pú yè
高仆射
fù guì rén suǒ ài, shèng rén qù qí tài.
富貴人所愛,圣人去其泰。
suǒ yǐ zhì shì nián, zhe zài lǐ jīng nèi.
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xuán yuán yì yǒu xùn, zhī zhǐ zé bù dài.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
èr shū dú néng xíng, yí jī dōng mén wài.
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qīng fēng jiǔ xiāo xiē, dài cǐ xiàng qiān zǎi.
清風久銷歇,迨此向千載。
sī rén gǔ yì xī, hé kuàng jīn zhī dài.
斯人古亦稀,何況今之代。
huáng huáng míng lì kè, bái shǒu qiān bǎi bèi.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
wéi yǒu gāo pú yè, qī shí xuán chē gài.
惟有高仆射,七十懸車蓋。
wǒ nián suī wèi lǎo, suì yuè yì yún mài.
我年雖未老,歲月亦云邁。
yù kǒng mào jí shí, tān róng bù néng tuì.
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
zhōng xīn sī zì jǐng, hé yǐ wéi wǒ jiè.
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
gù zuò pú yè shī, shū zhī yú dà dài.
故作仆射詩,書之于大帶。
“二疏獨能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