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恐秋來鬢有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恐秋來鬢有霜”全詩
不知別后顏如土,即恐秋來鬢有霜。
夜奏鳳凰調蜀女,朝圖蛺蝶學滕王。
如今不及當時事,客散呼鷹竹滿堂。
分類:
《寄蔣長康》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蔣長康》是明代王稚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五年前傅粉妝,
家家持果擲潘郎。
不知別后顏如土,
即恐秋來鬢有霜。
夜奏鳳凰調蜀女,
朝圖蛺蝶學滕王。
如今不及當時事,
客散呼鷹竹滿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嘆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述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示了歲月帶來的變化和人生的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十五年前的情景為開頭,描繪了當時妝扮嬌艷的女子,家家都在玩持果擲潘郎的游戲。然而,作者并不知道別離后的容顏已經如土般蒼白,即便是秋天來臨,發鬢也可能已經有了霜雪般的蒼老。
接著,詩中轉換了場景,夜間有人演奏鳳凰調,仿佛是在模仿《蜀道難》中的蜀女,朝間則有人畫蝴蝶,仿效滕王閣上的壁畫。這里通過引用古代的音樂和繪畫作品,表達了對過去文化繁榮和藝術才華的懷念和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現實的無奈和無法回到過去的感慨,作者認為現在的境況已經無法與過去相比,客人散去,只能呼喚著鷹,空蕩蕩的堂屋中充滿了竹子的聲音。這里通過描寫客人離去和空蕩蕩的堂屋,傳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事物的惋惜和孤寂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藝術和文化的贊美,以及對現實無奈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即恐秋來鬢有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ǎng cháng kāng
寄蔣長康
shí wǔ nián qián fù fěn zhuāng, jiā jiā chí guǒ zhì pān láng.
十五年前傅粉妝,家家持果擲潘郎。
bù zhī bié hòu yán rú tǔ, jí kǒng qiū lái bìn yǒu shuāng.
不知別后顏如土,即恐秋來鬢有霜。
yè zòu fèng huáng diào shǔ nǚ, cháo tú jiá dié xué téng wáng.
夜奏鳳凰調蜀女,朝圖蛺蝶學滕王。
rú jīn bù jí dāng shí shì, kè sàn hū yīng zhú mǎn táng.
如今不及當時事,客散呼鷹竹滿堂。
“即恐秋來鬢有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