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紇十年頻貢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紇十年頻貢馬”全詩
回紇十年頻貢馬,龜茲一部動隨車。
過奏人惜才空老,詛楚時聞禍漸除。
寂寂寥寥人似舊,不須重問子云居。
分類:
《寄李本寧于鄜延》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李本寧于鄜延》是明代王稚登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李本寧于鄜延
關榆未綠柳才舒,
使者行邊雪片疏。
回紇十年頻貢馬,
龜茲一部動隨車。
過奏人惜才空老,
詛楚時聞禍漸除。
寂寂寥寥人似舊,
不須重問子云居。
譯文:
寄送李本寧于鄜延
關山的榆樹還未變綠,柳樹才開始舒展,
使者行走在邊境,雪花稀疏飄落。
回紇十年來頻獻馬,龜茲的人民動員起來隨車。
經過朝廷奏請的人們,惋惜年少才華空悴老去,
詛咒楚地的禍患漸漸消除。
寂寂寥寥,人們仿佛回到了過去,
不需要再追問子云居的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稚登寄送給李本寧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事件,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以關山的榆樹未變綠和柳樹初展的景象,暗示著春天的到來,帶有新生和希望的意象。接著,詩人提到使者行走在邊境,雪花稀疏飄落,這表明友人身處邊疆,工作辛苦,也暗示了友情的距離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回紇和龜茲,回紇是指西域的一個民族,龜茲則是指今天的新疆地區。回紇十年來頻獻馬,龜茲的人民動員起來隨車,表明友人在邊疆地區努力工作,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然后,詩人轉而談及朝廷中的官員們,他們惋惜年少才華空悴老去,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同時,詩人提到詛咒楚地的禍患漸漸消除,可能指的是當時楚地的動蕩和戰亂逐漸平息,帶有對和平的期盼和祝福之意。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舊日時光的回憶,不再需要詢問友人在子云居的情況,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歷史事件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融入了對國家繁榮和和平的祝愿,展示了王稚登才華橫溢的詩人情懷。
“回紇十年頻貢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ǐ běn níng yú fū yán
寄李本寧于鄜延
guān yú wèi lǜ liǔ cái shū, shǐ zhě xíng biān xuě piàn shū.
關榆未綠柳才舒,使者行邊雪片疏。
huí hé shí nián pín gòng mǎ, qiū cí yī bù dòng suí chē.
回紇十年頻貢馬,龜茲一部動隨車。
guò zòu rén xī cái kōng lǎo, zǔ chǔ shí wén huò jiàn chú.
過奏人惜才空老,詛楚時聞禍漸除。
jì jì liáo liáo rén shì jiù, bù xū zhòng wèn zi yún jū.
寂寂寥寥人似舊,不須重問子云居。
“回紇十年頻貢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