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愿為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日愿為鄰”全詩
馬能穿綠竹,鶴亦認烏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門堪避俗,他日愿為鄰。
分類:
《過方丈園亭》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方丈園亭》是明代王稚登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別雪鱗鱗,重來及仲春。
馬能穿綠竹,鶴亦認烏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門堪避俗,他日愿為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返方丈園亭的情景。雪剛剛融化,已是仲春時節。詩人看到馬兒能夠穿行在綠竹之間,鶴也認識了戴著黑色頭巾的僧人。在山和湖泊之間,有一個小小的松木船,春茶正在新的石灶上烹制。詩人覺得這里是避開塵囂的好地方,他希望將來能夠成為這里的鄰居。
賞析:
《過方丈園亭》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和諧的場景。詩人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大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展現了一幅寧靜、美麗的畫面。
詩中雪鱗鱗的描繪讓人感受到冬天的殘留,同時也象征著歲月的流逝。重返園亭的詩人,正是在這個時候,春天已經來臨,萬物復蘇。馬兒穿行在綠竹之間,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而鶴認識了戴著烏巾的僧人,也顯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詩中的山沼、松木船和石灶等細節描寫,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豐富度。山沼與松木船呼應了自然景觀,而新的石灶上烹制的春茶則象征著新生和希望。這些描寫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細致觀察,并通過這些細節傳達了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向往。他認為這里是一個可以避開塵囂、遠離俗世的地方,他希望將來能夠成為這里的鄰居,與這寧靜美好的環境長久相伴。整首詩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表達了對寧靜和理想生活的向往,給人以寬慰和愉悅的心境。
“他日愿為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fāng zhàng yuán tíng
過方丈園亭
jiù bié xuě lín lín, chóng lái jí zhòng chūn.
舊別雪鱗鱗,重來及仲春。
mǎ néng chuān lǜ zhú, hè yì rèn wū jīn.
馬能穿綠竹,鶴亦認烏巾。
shān zhǎo sōng zhōu xiǎo, chūn chá shí zào xīn.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lù mén kān bì sú, tā rì yuàn wèi lín.
鹿門堪避俗,他日愿為鄰。
“他日愿為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