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樓船入蜀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護樓船入蜀行”全詩
地到益州皆沃野,營開賨叟盡雄兵。
干云鳥道三千里,掛樹猿啼一兩聲。
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問君平。
分類:
《送蔣都護入蜀》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蔣都護入蜀》是明代詩人王稚登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蔣都護率領船隊穿越瞿塘峽進入蜀地的壯麗場景,并表達了對他成為功勛侯的美好祝愿。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瞿塘峽口水初生,
都護樓船入蜀行。
地到益州皆沃野,
營開賨叟盡雄兵。
干云鳥道三千里,
掛樹猿啼一兩聲。
欲卜封侯何日事,
成都市上問君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蔣都護率領的船隊穿越瞿塘峽口進入蜀地的情景。詩人以大自然的景物為背景,展現了壯麗的山水景色,同時表達了對蔣都護功勛侯封賞的美好祝愿。詩中也透露出對都護的崇敬之情和對他能否實現功業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以瞿塘峽口為開端,通過描繪水勢初漲的景象,為詩歌建立了一種壯麗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都護率領的樓船行進的場景,表現出氣勢磅礴的船隊和遠行的壯麗景色。詩中的益州是指蜀地,詩人形容這片土地廣闊肥沃,贊美了蜀地的富饒和軍事力量的雄壯。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長途跋涉的旅程。干云鳥道三千里,形容都護船隊的行進路程漫長,渡過云霧彌漫的山巒。掛樹猿啼一兩聲,表達了蜀地山中的寧靜和野生動物的鳴叫聲,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對蔣都護功勛封侯的渴望,詩人想知道何時可以預測到封侯的事情,他向都城成都的市井百姓詢問都護的近況和平安。整首詩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和對功勛侯封賞的祝愿,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蜀地的美好愿景。
這首詩以其雄渾的氣勢、壯麗的景色描繪和對功勛侯的祝愿,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王稚登對當時政治局勢和歷史發展的期待和關注。
“都護樓船入蜀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ǎng dū hù rù shǔ
送蔣都護入蜀
qú táng xiá kǒu shuǐ chū shēng, dū hù lóu chuán rù shǔ xíng.
瞿塘峽口水初生,都護樓船入蜀行。
dì dào yì zhōu jiē wò yě, yíng kāi cóng sǒu jǐn xióng bīng.
地到益州皆沃野,營開賨叟盡雄兵。
gàn yún niǎo dào sān qiān lǐ, guà shù yuán tí yī liǎng shēng.
干云鳥道三千里,掛樹猿啼一兩聲。
yù bo fēng hóu hé rì shì, chéng dū shì shàng wèn jūn píng.
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問君平。
“都護樓船入蜀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