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槿司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執槿司冬”全詩
三時務逐,于焉告功。
禮備樂作,歸功于神。
風馬來游,永錫斯民。
分類: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詩詞描繪了北方神明執掌冬季的景象,以及人們為神明準備莊嚴的禮儀和歡樂的音樂,表達了對神明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的中文譯文:
北方之神,執槿司冬。
三時務逐,于焉告功。
禮備樂作,歸功于神。
風馬來游,永錫斯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北方之神執掌冬季的形象為中心,展示了人們對神明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北方被視為神明居住的地方,這里的神明負責冬季的管理。詩詞中的“執槿司冬”表明神明手持著槿花,象征著北方的冬季。
詩人通過“三時務逐,于焉告功”表達了北方神明在冬季中的辛勤工作,他們驅趕寒冷,使大地恢復生機。人們在冬天里感受到神明的恩賜,因此他們準備莊嚴的禮儀,演奏歡樂的音樂,來向神明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
詩詞最后一句“風馬來游,永錫斯民”表達了人們對神明的祈愿。風馬象征著傳遞消息和祝福的使者,他們帶來了神明的祝福,為人們帶來了幸福和福祉。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神明的形象以及人們對神明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表達了人與神的緊密聯系。神明的工作和恩賜使人們的生活得以維系,因此人們用莊嚴的禮儀和歡樂的音樂來感謝神明的恩典。詩詞中蘊含著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神秘宇宙的探索,體現了古代人們對神明和自然的崇拜信仰。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執槿司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yǐ hòu sì wǔ fāng dì liù shí shǒu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huáng cù wèi huī běi fāng zhī shén, zhí jǐn sī dōng.
[黃簇為徽]北方之神,執槿司冬。
sān shí wù zhú, yú yān gào gōng.
三時務逐,于焉告功。
lǐ bèi lè zuò, guī gōng yú shén.
禮備樂作,歸功于神。
fēng mǎ lái yóu, yǒng xī sī mín.
風馬來游,永錫斯民。
“執槿司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