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以辭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敢以辭致”全詩
神保聿歸,敢以辭致。
順成之方,其蠟乃通。
自今以始,八方攸同。
分類: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是一首創作于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對該詩詞的分析、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紹興之后的蠟祭,共有四十二首。卒爵的樂曲已經奏響,儀式準備完畢告知。神明們保佑著我們回歸,我敢以言辭表達我的敬意。隨著時間的推移,蠟燭焚燒已經通明。從今以后,四方皆同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紹興之后舉行的蠟祭儀式。蠟祭是一種古代祭祀活動,人們通過焚燒蠟燭表達對神明的敬意和祈禱。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神明的虔誠之情,以及慶祝蠟祭儀式的喜悅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蠟祭的場景展示了國家的統一和和諧,表達了人們對社會安寧繁榮的美好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蠟祭儀式的莊重和人們的喜悅。作者通過描述蠟祭的準備和祭祀過程,展示了古代人們對神明的虔誠信仰和敬意。蠟祭作為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神靈的敬畏,也是社會凝聚力和統一的象征。詩中的“卒爵樂半,禮備告知”描繪了莊嚴的祭祀場景,而“神保聿歸,敢以辭致”則表達了詩人對神明庇佑的感激之情。
詩詞的最后兩句“順成之方,其蠟乃通。自今以始,八方攸同”表達了社會的和諧與統一。蠟燭燃燒通明,象征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展示了蠟祭儀式的莊重和社會的團結,傳達了作者對和平與繁榮的美好愿景。
這首詩詞飽含著古代文人的虔誠與喜悅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穩定與統一。通過對蠟祭儀式的描寫,詩人將個人的感激與祈禱融入到整個社會的愿景之中,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崇高情懷和對社會和諧的向往。
“敢以辭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yǐ hòu là jì sì shí èr shǒu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zú jué lè bàn, lǐ bèi gào zhī.
卒爵樂半,禮備告知。
shén bǎo yù guī, gǎn yǐ cí zhì.
神保聿歸,敢以辭致。
shùn chéng zhī fāng, qí là nǎi tōng.
順成之方,其蠟乃通。
zì jīn yǐ shǐ, bā fāng yōu tóng.
自今以始,八方攸同。
“敢以辭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