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發而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土發而祭”全詩
籩豆加篚,典禮有興。
惟茲珪幣,用告肅祗。
神靈降鑒,錫我繁釐。
分類: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隋代的作品,題為《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詩中描述了對土地和農業的祭祀儀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的中文譯文如下:
土地發芽而祭祀,
農民慶祝豐收的來臨。
拿起籩篚裝滿祭品,
隆重舉行儀式慶典。
尊貴的玉幣和禮器,
用來向神祗恭敬告諭。
神靈降臨審視一切,
賜予我們豐富的饋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土地祭祀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土地和農業的敬畏與感恩之情。農民們在土地發芽的季節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生活的順利。詩詞中提到的籩篚是一種用來裝祭品的器具,象征著祭祀的莊嚴和隆重。而珪幣和禮器則代表著對神靈的敬意和奉獻。
詩詞表達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時也展現了古代社會對農業的依賴和重視。通過祭祀的儀式,人們希望能夠獲得神靈的庇佑和豐收的祝福,以確保社稷安寧和人民的幸福。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祭祀儀式的細節,雖然沒有過多的修辭和華麗的辭藻,但通過直接的描寫和敘述,卻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儀式的莊重與肅穆。詩詞的意境清晰,情感真摯,傳遞著對土地和農業的尊重和感恩之情,同時展現了古代人們與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態度。
總之,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土地和農業的敬畏與感恩之情,展現了古代社會對農業的重視和依賴。通過描繪祭祀儀式的莊重與肅穆,詩詞傳達了對神靈庇佑和豐收的期盼,以及人與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態度。
“土發而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tài shè tài jì shí qī shǒu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tǔ fā ér jì, nóng xiáng shì qí.
土發而祭,農祥是祈。
biān dòu jiā fěi, diǎn lǐ yǒu xìng.
籩豆加篚,典禮有興。
wéi zī guī bì, yòng gào sù zhī.
惟茲珪幣,用告肅祗。
shén líng jiàng jiàn, xī wǒ fán lí.
神靈降鑒,錫我繁釐。
“土發而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