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鐘云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鼓鐘云云”全詩
神既醉袍,日送言歸。
山有厚藏,水有靈德。
物其永依,往奠炎宅。
分類:
《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祭祀岳神和鎮海神的場景,融合了山水、神靈和人文的元素,展現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
鼓聲和鐘聲此起彼伏,
祭拜岳神和鎮海神。
神靈已經陶醉在莊嚴的儀式中,
太陽漸漸西沉,離開了人間。
山巒高聳,蘊藏著無盡的力量,
水流清澈,具備著靈動的品質。
萬物皆依靠著它們的恩惠,
向炎帝的宅邸獻上祭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祭祀岳神和鎮海神的場景,展示了古代人們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之情。鼓聲和鐘聲交替響起,象征著莊嚴而莊重的祭祀儀式。岳神和鎮海神被描繪成陶醉于祭祀中的神靈,顯示了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尊敬之情。
山和水的形象被用來表達它們各自的特質和力量。山巒高聳,象征著巍峨壯麗,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力量。水流清澈,具備著靈動的品質,象征著生命和流動。作者通過描繪山水之靈,表達了自然界的無盡力量和恩惠,以及萬物對它們的依賴。
整首詩流露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同時彰顯了隋代人們對山水和神靈的崇敬之情。通過祭祀儀式,人們向神靈表達敬意,同時也向炎帝的宅邸獻上祭品,表達對祖先的追思和敬仰。
這首詩以簡潔而雄渾的語言,展示了隋代人們對自然和宗祀的重視,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山水信仰和祖先崇拜的傳統價值觀。在賞析這首詩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人們的虔誠和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可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尊重。
“鼓鐘云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níng wàng jì yuè zhèn hǎi dú shí qī shǒu
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
gǔ zhōng yún yún, liǎn guǎn yī yī.
鼓鐘云云,斂管伊伊。
shén jì zuì páo, rì sòng yán guī.
神既醉袍,日送言歸。
shān yǒu hòu cáng, shuǐ yǒu líng dé.
山有厚藏,水有靈德。
wù qí yǒng yī, wǎng diàn yán zhái.
物其永依,往奠炎宅。
“鼓鐘云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