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雍示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肅雍示相”全詩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分類: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描繪了祭祀太廟的盛況和莊嚴氛圍。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維犠維牲,以炰以烹。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隋代舉行祭祀太廟的盛況。人們獻上了犧牲的牛和羊,用火燒烤它們做成祭品。樂人擊鼓奏樂,菜肴擺放整齊,祭器擺滿了祭壇。虔誠的祭司們肅穆地行禮,展示著敬虔的態度。這樣的儀式祈求著福祉和豐收的來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致的描寫,展示了隋代祭祀太廟的莊嚴場景。首先,詩中提到了獻上的牛和羊,以及它們被烹飪的過程,表現了祭祀的肅穆和莊重。接著,詩詞描繪了鞉鼓和铏羹,形容了樂器的聲音和美味佳肴,烘托出祭祀儀式的盛大場面。孔碩北俎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石礅和祭器,這些器物的擺放彰顯了莊嚴的儀式氛圍。最后,詩中提到了肅雍示相,福祿來成,表達了人們虔誠祈求福祉和豐收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對具體細節的描寫,生動地再現了隋代祭祀太廟的盛況。它展示了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對福祉的渴望,同時也體現了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和儀式禮儀的重要性。這首詩詞通過其獨特的意象和節奏感,帶領讀者感受隋代祭祀文化的莊嚴和神圣。
“肅雍示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lóng yǐ lái sì xiǎng tài miào shí liù shǒu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wéi xi wéi shēng, yǐ páo yǐ pēng.
維犠維牲,以炰以烹。
zhí qí táo gǔ, jié bǐ xíng gēng.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kǒng shuò běi zǔ, yú mù jué shēng.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sù yōng shì xiāng, fú lù lái chéng.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肅雍示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