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奉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公奉備”全詩
典冊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備,祀宗薦信。
介祉萬邦,永配坤順。
分類: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詞通過描述祭祀儀式來表達對皇帝的崇拜和祈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瞻言太華,奠方作鎮。
典冊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備,祀宗薦信。
介祉萬邦,永配坤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祭祀儀式的場景,場面莊嚴而肅穆。詩人以一種虔誠的心態,通過祭祀儀式向上天祈福,希望皇帝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首先,詩中提到了"太華",指的是華山,華山位于陜西,是中國五岳之一,象征著尊貴和威嚴。"瞻言太華"意味著詩人仰視著華山,向著皇帝表示崇敬之情。
其次,"奠方作鎮"表達了祭祀的目的,即希望通過祭祀儀式來穩定國家的局勢,使國家安定有序。
詩詞中提到的"典冊"是指帝王的文獻記載,"膺"則表示皇帝接受了祭祀的禮儀。"等威以峻"表明祭祀儀式的莊重和嚴肅,以顯示對皇帝的敬意。
"上公奉備"指的是官員們按照規定準備祭祀的物品和儀式。"祀宗薦信"意味著祭祀儀式中涉及到祖先的祈福和禱告,希望祖先能為國家保佑。
最后兩句"介祉萬邦,永配坤順"表達了希望皇帝能夠統治天下,國泰民安,萬邦和順的美好愿景。"介祉"表示皇帝的威嚴和仁德能夠傳遍萬邦,"坤順"則表示國家的安寧和順利。
整首詩詞莊重肅穆,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拜和祈福之情。通過祭祀儀式,詩人希望國家能夠得到上天的庇佑,實現安定和繁榮。這首詩詞展現了隋代人們對皇權的崇敬和對國家安定的期望,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思想風貌。
“上公奉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zhōng xiáng fú wǔ yuè jiā dì hào jì gào bā shǒu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zhān yán tài huá, diàn fāng zuò zhèn.
瞻言太華,奠方作鎮。
diǎn cè shì yīng, děng wēi yǐ jùn.
典冊是膺,等威以峻。
shàng gōng fèng bèi, sì zōng jiàn xìn.
上公奉備,祀宗薦信。
jiè zhǐ wàn bāng, yǒng pèi kūn shùn.
介祉萬邦,永配坤順。
“上公奉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