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有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進退有度”全詩
進退有度,琚瑀鏘鳴。
言還熉幄,禮則告成。
帝命率育,明德惟聲。
分類:
《親耕籍田七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親耕籍田七首》是隋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佚名。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親耕籍田七首
教導百姓耕種田地,無需命令即能行動。
前進和后退都有度量,寶貴的珠玉發出鏗鏘之聲。
言語傳達皇帝的意愿,祭祀儀式得以成功。
皇帝親自領導教育,明德的聲音唯一響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強調了君主的職責和民眾的奉獻精神。它表達了君主教導人民農耕的重要性,并強調了君主應該以身作則,以明德來領導和教育人民。同時,詩中還強調了禮儀的重要性,將禮儀視為實現成功和和諧社會的關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景象。它通過描述君主與百姓共同努力耕作的情景,表達了君主與百姓之間的親近和信任關系。詩中的珠玉鏗鏘之聲象征著君主的威嚴和民眾的合作精神,形成一種和諧的音樂畫面。詩中強調了進退有度的原則,體現了君主的明智決策和民眾的自律精神。同時,詩中還提到了言語傳達皇帝意愿和禮儀的重要性,顯示了君主的威望和權威。
這首詩詞展示了隋代社會的理想境況,強調了君主的職責和民眾的奉獻精神。它傳達了一種和諧、有序和尊重傳統的社會觀念,體現了封建社會中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系。同時,詩中融入了儒家思想的元素,強調了禮儀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君主的德行和影響力。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述了隋代社會中理想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秩序。它傳達了一種道德和禮儀高度重視的價值觀,強調了君主的德行和領導能力,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進退有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 gēng jí tián qī shǒu
親耕籍田七首
jiào mín jià qiáng, bù lìng ér xíng.
教民稼檣,不令而行。
jìn tuì yǒu dù, jū yǔ qiāng míng.
進退有度,琚瑀鏘鳴。
yán hái yún wò, lǐ zé gào chéng.
言還熉幄,禮則告成。
dì mìng lǜ yù, míng dé wéi shēng.
帝命率育,明德惟聲。
“進退有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