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像赴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負像赴水”全詩
殫其智力,為國長城。
攻逾兩時,敵不能乘。
無食無援,百雉乃傾。
負像赴水,義不茍生。
大節卓偉,千載光明。
分類:
《河東馬步軍副總管王公》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河東馬步軍副總管王公》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隋代時期河東地區的軍事將領王公,他英勇無畏、智謀過人,在保衛國家長城、打擊敵人的進攻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精神。詩歌表達了王公以身殫精神力量,堅守長城,頂住敵人的進攻,雖然困頓食缺,但義無反顧地奮力戰斗,表現出偉大的節操和光明的品質。
賞析: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王公的英勇事跡和高尚品質。"矯矯虎臣"形象地描繪了王公的威武形象,他像一只矯健的虎臣一樣。"捍城於并"表達了王公保衛國家邊境的決心和堅定意志。"殫其智力"則強調了王公在戰爭中付出的智慧和努力。"攻逾兩時,敵不能乘"揭示了王公在長期抵御敵人進攻的過程中的英明才略和勝利。"無食無援,百雉乃傾"形容了王公在困難的環境下堅守陣地的頑強意志。"負像赴水,義不茍生"表現了王公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決心和勇氣。最后兩句"大節卓偉,千載光明"則贊揚了王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形象,將其與千秋傳頌的光明事業相聯系。
這首詩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具有英雄氣概和高尚品質的軍事將領形象,弘揚了忠誠、勇敢和奉獻的主題。它謳歌了王公的英雄事跡,以及他在困境中堅守信念、捍衛國家的精神風貌。同時,詩歌中蘊含了對正義力量的贊美,以及對國家榮譽和民族精神的贊頌。這首詩在簡潔明了的表達中傳遞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負像赴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ōng mǎ bù jūn fù zǒng guǎn wáng gōng
河東馬步軍副總管王公
jiǎo jiǎo hǔ chén, hàn chéng yú bìng.
矯矯虎臣,捍城於并。
dān qí zhì lì, wèi guó cháng chéng.
殫其智力,為國長城。
gōng yú liǎng shí, dí bù néng chéng.
攻逾兩時,敵不能乘。
wú shí wú yuán, bǎi zhì nǎi qīng.
無食無援,百雉乃傾。
fù xiàng fù shuǐ, yì bù gǒu shēng.
負像赴水,義不茍生。
dà jié zhuō wěi, qiān zǎi guāng míng.
大節卓偉,千載光明。
“負像赴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