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人久獲菰蒲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人久獲菰蒲利”全詩
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紅奫淪。
往年因旱池枯竭,龜尾曳涂魚喣沫。
詔開八水注恩波,千介萬鱗同日活。
今來凈綠水照天,游魚鱍鱍蓮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鴛鴦鋪翅眠。
動植飛沉皆遂性,皇澤如春無不被。
漁者仍豐網罟資,貧人久獲菰蒲利。
詔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無租魚無稅,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獨何人,吾聞率土皆王民,遠民何疏近何親。
愿推此惠及天下,無遠無近同欣欣。
吳興山中罷榷茗,鄱陽坑里休封銀。
天涯地角無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影逐漸南山青蕩漾,
波沉西太陽紅張齋淪落。
去年因旱池枯竭,龜尾拖涂魚呼吸沫。
詔開八水注入恩波,一千個一萬鱗同一天活。
現在來干凈清澈的水照天,
游魚鱍鱍蓮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鴛鴦鋪翅睡覺。
動植飛沉都就性,皇澤如春沒有不被。
漁夫仍豐網資,
窮人長期獲得菰蒲利。
詔令以昆明近帝都,國家不能將其征。
菰蒲不收魚無稅,靠近水的人感謝您惠。
感謝您惠,是什么樣的人,
我聽說全國都王民,遠方的百姓何疏近什么親人。
希望把這種恩惠施及天下,
沒有遠沒有接近同高興。
吳興山中廢罷榷茶,遠眺陽坑里停封銀。
天涯地角沒有禁止利,靜宜同像昆明春。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貧人久獲菰蒲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n míng chūn sī wáng zé zhī guǎng bèi yě
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
kūn míng chūn, kūn míng chūn, chūn chí àn gǔ chūn liú xīn.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yǐng jìn nán shān qīng huàng yàng,
影浸南山青滉漾,
bō chén xī rì hóng yūn lún.
波沉西日紅奫淪。
wǎng nián yīn hàn chí kū jié, guī wěi yè tú yú xù mò.
往年因旱池枯竭,龜尾曳涂魚喣沫。
zhào kāi bā shuǐ zhù ēn bō, qiān jiè wàn lín tóng rì huó.
詔開八水注恩波,千介萬鱗同日活。
jīn lái jìng lǜ shuǐ zhào tiān,
今來凈綠水照天,
yóu yú bō bō lián tián tián.
游魚鱍鱍蓮田田。
zhōu xiāng dù ruò chōu xīn duǎn, shā nuǎn yuān yāng pù chì mián.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鴛鴦鋪翅眠。
dòng zhí fēi chén jiē suì xìng, huáng zé rú chūn wú bù bèi.
動植飛沉皆遂性,皇澤如春無不被。
yú zhě réng fēng wǎng gǔ zī,
漁者仍豐網罟資,
pín rén jiǔ huò gū pú lì.
貧人久獲菰蒲利。
zhào yǐ kūn míng jìn dì chéng, guān jiā bù dé shōu qí zhēng.
詔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gū pú wú zū yú wú shuì, jìn shuǐ zhī rén gǎn jūn huì.
菰蒲無租魚無稅,近水之人感君惠。
gǎn jūn huì, dú hé rén,
感君惠,獨何人,
wú wén lǜ tǔ jiē wáng mín, yuǎn mín hé shū jìn hé qīn.
吾聞率土皆王民,遠民何疏近何親。
yuàn tuī cǐ huì jí tiān xià,
愿推此惠及天下,
wú yuǎn wú jìn tóng xīn xīn.
無遠無近同欣欣。
wú xīng shān zhōng bà què míng, pó yáng kēng lǐ xiū fēng yín.
吳興山中罷榷茗,鄱陽坑里休封銀。
tiān yá dì jiǎo wú jìn lì, xī xī tóng shì kūn míng chūn.
天涯地角無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貧人久獲菰蒲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