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意不在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意不在遠”全詩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閑。
閑意不在遠,小亭方丈間。
西檐竹梢上,坐見太白山。
遙愧峰上云,對此塵中顏。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病假中南亭閑望》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假中南亭閑望》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欹著枕頭不去理會公務,
兩天來門戶緊閉。
始終明白作為官員,
若不生病就得不到閑暇。
我在閑暇中的心思并不遠離,
坐在小亭子里。
西側竹梢上,
我看見了太白山。
遠遠地羨慕峰頂的云,
對比起我這塵埃中的顏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在病假期間閑暇時的心境和所見所想。詩人在病中欹著枕頭,不再理會公務,兩天來門戶緊閉,開始意識到作為官員,如果沒有生病,就無法得到真正的閑暇。然而,即使在閑暇中,他的心思也沒有遠離,而是坐在小亭子里,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景物。在小亭子的西側,他看到了太白山,遠遠地羨慕山頂上的云,感嘆自己與塵世的差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病假中的閑暇景致和內心感受。通過對比詩人與塵世的對立,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對自然景物的向往。詩中的中南亭是一個寂靜的地方,詩人在這里遠離喧囂和煩惱,沉浸在寧靜的心境中。他的目光投向西側的竹梢,看到了太白山的壯麗景色,這景色成為他內心的寄托和憧憬。太白山象征高遠和純潔,而塵中的顏色則象征塵世的浮躁和煩惱。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高尚理想和寧靜心境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閑暇和寧靜心境的向往。它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生活的一面,同時也展示了白居易對自然和理想的熱愛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閑意不在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jià zhōng nán tíng xián wàng
病假中南亭閑望
yī zhěn bù shì shì, liǎng rì mén yǎn guān.
欹枕不視事,兩日門掩關。
shǐ zhī lì yì shēn, bù bìng bù dé xián.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閑。
xián yì bù zài yuǎn, xiǎo tíng fāng zhàng jiān.
閑意不在遠,小亭方丈間。
xī yán zhú shāo shàng, zuò jiàn tài bái shān.
西檐竹梢上,坐見太白山。
yáo kuì fēng shàng yún, duì cǐ chén zhōng yán.
遙愧峰上云,對此塵中顏。
“閑意不在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