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儲可充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斗儲可充腹”全詩
秋景下西墻,涼風入東屋。
有琴慵不弄,有書閑不讀。
盡日方寸中,澹然無所欲。
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
丈室可容身,斗儲可充腹。
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
不種一株桑,不鋤一壟谷。
終朝飽飯餐,卒歲豐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為足。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秋居書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居書懷》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前少賓客,階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墻,涼風入東屋。
有琴慵不弄,有書閑不讀。
盡日方寸中,澹然無所欲。
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
丈室可容身,斗儲可充腹。
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
不種一株桑,不鋤一壟谷。
終朝飽飯餐,卒歲豐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為足。
詩意和賞析:
《秋居書懷》表達了作者在寧靜的秋日里,對于安逸生活的體悟和思考。詩中描繪了白居易的居所,門前很少有客人,階下長滿了松竹。秋景將西墻映照得美麗,涼風吹入東屋,給人一種寧靜涼爽的感覺。
詩中提到白居易有琴卻懶得彈奏,有書卻懶得閱讀。整日里心境安寧,沒有任何欲望。他認為自己并不需要寬敞的住處,也不需要積存過多的財富。一間正常的房子可以容納他的身體,一斗糧食可以填飽他的肚子。他沒有追求治道術的能力,只是靠著官家的俸祿生活。他不種桑樹,不耕種田地,但每天都能吃飽飯,度過豐裕的一年,衣物充足。
白居易用這些描述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恬淡寧靜的生活態度。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滿足,而不是物質上的奢華和功名利祿。他認為只要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能夠過上心滿意足的生活。他在持有這種心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懶散和安逸感到愧疚,認識到自己并沒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才能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狀態和思想境界,表達了對于寧靜和滿足生活的追求。白居易通過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審視,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引導人們去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斗儲可充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ū shū huái
秋居書懷
mén qián shǎo bīn kè, jiē xià duō sōng zhú.
門前少賓客,階下多松竹。
qiū jǐng xià xī qiáng, liáng fēng rù dōng wū.
秋景下西墻,涼風入東屋。
yǒu qín yōng bù nòng, yǒu shū xián bù dú.
有琴慵不弄,有書閑不讀。
jǐn rì fāng cùn zhōng, dàn rán wú suǒ yù.
盡日方寸中,澹然無所欲。
hé xū guǎng jū chǔ, bù yòng duō jī xù.
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
zhàng shì kě róng shēn, dòu chǔ kě chōng fù.
丈室可容身,斗儲可充腹。
kuàng wú zhì dào shù, zuò shòu guān jiā lù.
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
bù zhǒng yī zhū sāng, bù chú yī lǒng gǔ.
不種一株桑,不鋤一壟谷。
zhōng cháo bǎo fàn cān, zú suì fēng yī fú.
終朝飽飯餐,卒歲豐衣服。
chí cǐ zhī kuì xīn, zì rán yì wèi zú.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為足。
“斗儲可充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