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亦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我亦如此”全詩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門。
甘心謝名利,滅跡歸丘園。
坐臥茅茨中,但對琴與尊。
身去韁鎖累,耳辭朝市喧。
逍遙無所為,時窺五千言。
無憂樂性場,寡欲清心源。
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養拙》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養拙》的中文譯文如下:
鐵柔不為劍,木曲不為轅。
鐵是堅硬的材料,但不能制成劍。木材有彎曲的彈性,卻不能制成車轅。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門。
如今我也是如此,愚蒙無法及門檻。
甘心謝名利,滅跡歸丘園。
甘心放棄名利,隱退于山林。
坐臥茅茨中,但對琴與尊。
坐臥在茅草屋中,只與琴酒為伴。
身去韁鎖累,耳辭朝市喧。
擺脫了束縛,不再受干擾。
逍遙無所為,時窺五千言。
自由自在地度過日子,偶爾瀏覽五千言的書籍。
無憂樂性場,寡欲清心源。
沒有憂慮,快樂自在。寡欲淡然,寧靜清心的源泉。
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從此明白不才之人也可以去探索人生的本質。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白居易愿意放棄名利,歸隱于丘園的心境。他與鐵柔、木曲形成對比,表達了自己并非聰明智慧之輩的愿望。他甘愿過簡樸的生活,與琴和酒為伴,擺脫塵囂和束縛。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心無掛礙、快樂寧靜。最后他認識到,即使不才之人也可以通過探索來認識人生的真諦。整首詩詞蘊含了對名利的超脫和追求內心平靜的主題,寓意深遠。
“今我亦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g zhuō
養拙
tiě róu bù wéi jiàn, mù qū bù wéi yuán.
鐵柔不為劍,木曲不為轅。
jīn wǒ yì rú cǐ, yú méng bù jí mén.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門。
gān xīn xiè míng lì, miè jī guī qiū yuán.
甘心謝名利,滅跡歸丘園。
zuò wò máo cí zhōng, dàn duì qín yǔ zūn.
坐臥茅茨中,但對琴與尊。
shēn qù jiāng suǒ lèi, ěr cí cháo shì xuān.
身去韁鎖累,耳辭朝市喧。
xiāo yáo wú suǒ wéi, shí kuī wǔ qiān yán.
逍遙無所為,時窺五千言。
wú yōu lè xìng chǎng, guǎ yù qīng xīn yuán.
無憂樂性場,寡欲清心源。
shǐ zhī bù cái zhě, kě yǐ tàn dào gēn.
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今我亦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