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作游仙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作游仙客”全詩
月出清風來,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夢,夢作游仙客。
覺聞宮漏聲,猶謂山泉滴。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禁中寓直夢游仙游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禁中寓直夢游仙游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軒草詔暇,
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風來,
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夢,
夢作游仙客。
覺聞宮漏聲,
猶謂山泉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禁中官員在寂靜的宮殿中做夢的情景。詩人白居易以自己在禁中寓直的經歷為背景,通過詩詞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仙境的向往。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自己身處西軒,宮廷草木蔥蘢,官員們暫時沒有政務,有閑暇的時光。松竹深處靜謐無聲,宮殿中彌漫著寧靜的氛圍。
接著,詩人描繪了月亮升起,清風吹拂,仿佛置身于山中的黃昏時刻。這一景象讓他產生了夢境的感覺,仿佛自己成為了西南方的仙境中的游客。
在夢中,他聽到了宮廷中漏水的聲音,這種聲音讓他聯想到山中的泉水滴落的聲音。這種錯覺使他感到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仿佛宮廷和山野融為一體。
整首詩詞通過對禁中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遠離塵囂的仙境的向往。它展現了白居易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禁錮生活的不滿,同時在夢境和現實之間創造了一種奇幻的氛圍。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禁錮現實的逃離幻想的追求。
“夢作游仙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 zhōng yù zhí mèng yóu xiān yóu sì
禁中寓直夢游仙游寺
xī xuān cǎo zhào xiá, sōng zhú shēn jì jì.
西軒草詔暇,松竹深寂寂。
yuè chū qīng fēng lái, hū shì shān zhōng xī.
月出清風來,忽似山中夕。
yīn chéng xī nán mèng, mèng zuò yóu xiān kè.
因成西南夢,夢作游仙客。
jué wén gōng lòu shēng, yóu wèi shān quán dī.
覺聞宮漏聲,猶謂山泉滴。
“夢作游仙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