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君宿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是君宿來”全詩
知是君宿來,自拂塵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
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廚燈斜影出,檐雨馀聲滴。
不是愛閑人,肯來同此夕。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麹生訪宿》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麴生訪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齋寂已暮,叩門聲樀樀。
知是君宿來,自拂塵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
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廚燈斜影出,檐雨馀聲滴。
不是愛閑人,肯來同此夕。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位客人夜晚拜訪詩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深居簡出、清貧寧靜的生活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態度。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西齋的安靜已經逐漸暮色降臨,叩門聲回蕩在空氣中。這叩門聲充滿了期待與喜悅,因為詩人知道這是一位熟悉的客人前來過夜。客人的到來讓詩人不禁自己動手拂去塵埃,準備好床榻迎接他的到來。
詩人所說的村家指的是自己的住所,他表達了自己的貧困和清靜的生活狀態。然而,盡管生活簡樸,詩人仍然能夠熱情地招待客人,用茶果款待他。詩人將自己的生活比作僧人的安靜居所,四周環繞著竹林,形成了一種寧靜的氛圍。
接下來的描寫中,詩人通過描述廚房的燈光斜射和屋檐上雨水滴落的聲音,為詩中增添了一種真實感和生活氣息。這些細節描寫展示了詩人清貧生活的真實面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客人的態度。詩人認為這位客人不是為了尋找閑人而來,而是真心愿意與他共度這個夜晚。這種真誠和珍惜使得詩人感到欣慰和愉悅。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對待客人的熱情。詩中表達了一種貧困而寧靜的生活狀態,并強調了詩人愿意與朋友共度美好時光的態度。
“知是君宿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ū shēng fǎng sù
麹生訪宿
xī zhāi jì yǐ mù, kòu mén shēng dí dí.
西齋寂已暮,叩門聲樀樀。
zhī shì jūn sù lái, zì fú chén āi xí.
知是君宿來,自拂塵埃席。
cūn jiā hé suǒ yǒu, chá guǒ yíng lái kè.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
pín jìng shì sēng jū, zhú lín yī sì bì.
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chú dēng xié yǐng chū, yán yǔ yú shēng dī.
廚燈斜影出,檐雨馀聲滴。
bú shì ài xián rén, kěn lái tóng cǐ xī.
不是愛閑人,肯來同此夕。
“知是君宿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