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百事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百事休”全詩
除卻須衣食,平生百事休。
知君善易者,問我決疑不。
不卜非他故,人間無所求。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卜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卜者》
病眼昏如夜,
衰鬢颯似秋。
除卻須衣食,
平生百事休。
知君善易者,
問我決疑不。
不卜非他故,
人間無所求。
中文譯文:《回答卜卦者》
病眼昏黑如夜晚,
衰老的鬢發颯然如秋。
除去了必須的衣食,
平生里一切事情都已休。
知道你是善于占卜的人,
問我也解答不了你的疑問。
不是因為我不占卜,
只是人世間我無所追求。
詩意:這首詩簡潔明了地表達了作者白居易的心境。他形容自己因患病而眼睛昏暗、衰老的鬢發如秋葉凋零,然而他并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困擾。他告訴卜卦者,自己不會預測未來,也無所追求。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超脫塵世的心態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賞析:這首詩以白居易幽默淡泊的風格,寫出了他對身體的虛弱以及對世俗的超脫。通過形容自己病眼昏暗、衰老的鬢發,他揭示了自己對歲月流逝、生命漸進的淡然。他告訴卜卦者,自己無法應答他的疑問,因為他無所追求,對于人世間的瑣事不感興趣。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世俗和塵世紛擾之外的寧靜和超越。
“平生百事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bo zhě
答卜者
bìng yǎn hūn shì yè, shuāi bìn sà rú qiū.
病眼昏似夜,衰鬢颯如秋。
chú què xū yī shí, píng shēng bǎi shì xiū.
除卻須衣食,平生百事休。
zhī jūn shàn yì zhě, wèn wǒ jué yí bù.
知君善易者,問我決疑不。
bù bo fēi tā gù, rén jiān wú suǒ qiú.
不卜非他故,人間無所求。
“平生百事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