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自吟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時自吟詠”全詩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懶病每多暇,暇來何所為。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在自省中的思考和對自己詩作的反思。他感到自己常常患懶病,有很多空閑時間,但不知如何度過。他想寫一篇詩,卻覺得詩寫得平淡無味,被眾人嘲笑。上面批評他詩的聲韻不好,下面指責他言辭拙劣。盡管如此,他仍然時常自己吟詠,吟詠完畢后思考著一些問題。他提到蘇州和彭澤,這兩個地方和他不同時代。除了他自己,還有誰會欣賞他的詩呢?只有元微欣賞他的作品。他被貶到江陵府做判官,已經三年了,與他的創作相隔兩千里,他不知道他的詩作是否已經流傳開去。
賞析: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對自己的創作和才華進行反思的產物。他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痛苦和困惑,感到自己的詩作不被人認可,甚至受到嘲笑和批評。他對自己的詩的聲韻和言辭感到不滿,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創作,并反思自己的創作動機和意義。他提到蘇州和彭澤,這兩個地方代表了他過去的美好時光和與他不同時代的人們。他感到自己的詩作只有元微欣賞,這可能是對元微的贊賞和對其他人的冷漠的揭示。最后,他描述了自己被貶謫到江陵府的情況,他的詩作似乎已經遠離他,他不知道是否有人能欣賞到他的作品。
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的自省和對詩歌創作的自我批評。他在困境中堅持自己的創作,并對自己的才華和作品產生了深深的思考。這首詩詞體現了詩人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懷疑和對他人認可的渴望。
“時時自吟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ín zhuō shén, yīn yǒu suǒ huái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
lǎn bìng měi duō xiá, xiá lái hé suǒ wéi.
懶病每多暇,暇來何所為。
wèi néng pāo bǐ yàn, shí zuò yī piān shī.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shī chéng dàn wú wèi, duō bèi zhòng rén chī.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shàng guài luò shēng yùn, xià xián zhuō yán cí.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shí shí zì yín yǒng, yín bà yǒu suǒ sī.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sū zhōu jí péng zé, yǔ wǒ bù tóng shí.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cǐ wài fù shuí ài, wéi yǒu yuán wēi zhī.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zhé xiàng jiāng líng fǔ, sān nián zuò pàn sī.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xiāng qù èr qiān lǐ, shī chéng yuǎn bù zhī.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時時自吟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