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風土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熙熙風土暖”全詩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云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春游二林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游二林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云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到二林寺游玩的情景。詩人下馬進入寺廟,輕松自在地行走。他在早晨擔任官府的職務,傍晚則成為寺廟的客人。二月的時候,北方的冰雪開始融化。陽光灑在叢林中,茶樹開始抽出新芽,暗處的泉水也流淌著。溫暖的氣候和云霧交織在一起,形成美麗的景色。萬壑的春天散布在各處,凝聚成一片碧綠的氛圍。
詩人感嘆自己身閑無事,可以隨意漂泊,不受官職的束縛。他回憶起過去的十八個同事,表示古今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然而,在這一年中,淮寇起義蓬勃發展,戰爭在各地興起,智勇之士為了國家的命運而憂思謀劃,戎臣們則苦于征戰的辛苦。只有像詩人這樣無才華的人,才能在山中玩弄泉水石頭,享受自由自在的時光。
整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與此同時,通過與戰亂背景的對照,詩人也表達了對社會動蕩的思考和對智者與戰士角色的反思,顯示了一種深刻的寓意。
“熙熙風土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óu èr lín sì
春游二林寺
xià mǎ èr lín sì, xiāo rán jìn qīng cè.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cháo wèi gōng fǔ lì, mù zuò líng shān kè.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èr yuè kuāng lú běi, bīng xuě shǐ xiāo shì.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yáng cóng chōu míng yá, yīn dòu xiè quán mài.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xī xī fēng tǔ nuǎn, ǎi ǎi yún lán jī.
熙熙風土暖,藹藹云嵐積。
sàn zuò wàn hè chūn, níng wèi yī qì bì.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shēn xián yì piāo bó, guān sàn wú qiān pò.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miǎn bǐ shí bā rén, gǔ jīn tóng cǐ shì.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shì nián huái kòu qǐ, chǔ chù xīng bīng g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zhì shì láo sī móu, róng chén kǔ zhēng yì.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dú yǒu bù cái zhě, shān zhōng nòng quán shí.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熙熙風土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