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肌擘新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肌擘新玉”全詩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食筍》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食筍》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竹鄉的美食體驗和對竹筍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竹鄉的春筍,表達了作者對竹筍美食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他提到竹鄉是一個春筍豐收的地方,山夫們將竹筍抱滿懷,早市上出售。雖然竹筍數量眾多,但因為供應充足,價格并不昂貴,只需雙錢就能買到一束。竹筍與大米一起煮,同樣的時間熟透,形容了食物的美味和融洽的搭配。作者形容竹筍的外層破裂時呈現出紫色的鞘子,內部嫩白如玉,將其與錦繡和新玉相比,形容其質地和顏色的美麗。每天食用竹筍,逐漸不再渴望肉食。然而,作為京洛的常客,作者對這種美味始終感到不足。最后,作者提醒讀者在南風吹拂竹林時,應該毫不猶豫地品嘗這美味的竹筍。
這首詩詞通過對竹筍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食材的贊美和對簡單美食的向往。他將竹筍描繪成一種可口的食物,以及與大自然和烹飪的完美協調。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都市生活的不滿,作者作為京洛的常客,盡管品嘗到了美味的竹筍,但仍然感到滿足不了。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竹鄉美食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簡單快樂生活的向往。
“素肌擘新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sǔn
食筍
cǐ zhōu nǎi zhú xiāng, chūn sǔn mǎn shān gǔ.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shān fū zhé yíng bào, bào lái zǎo shì yù.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wù yǐ duō wèi jiàn, shuāng qián yì yī shù.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zhì zhī chuī zèng zhōng, yǔ fàn tóng shí shú.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zǐ tuò chè gù jǐn, sù jī bāi xīn yù.
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
měi rì suì jiā cān, jīng shí bù sī ròu.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jiǔ wèi jīng luò kè, cǐ wèi cháng bù zú.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qiě shí wù chí chú, nán fēng chuī zuò zhú.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素肌擘新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