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畔欲秋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池畔欲秋涼”全詩
能來夜話否,池畔欲秋涼。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招東鄰》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招東鄰》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榼裝滿兩升美酒,新簟鋪設六尺長的床。你是否能夜晚前來與我暢談,池塘邊已經有了涼意。
詩意:
這首詩以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渴望與東鄰相聚、共享美酒和心靈交流的情感。詩中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溫馨的畫面,展示了親近友善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情景。詩人通過描述小榼裝滿兩升美酒和新鋪設的六尺長床,營造出一種溫馨、舒適的氛圍。詩人邀請東鄰前來夜晚暢談,表達了對友情和人際交往的向往。
詩的最后一句"池畔欲秋涼"揭示了時間的變遷,暗示著秋天的臨近。這一景象給人以涼爽和寧靜的感覺,暗合了詩人內心的平和和寂靜之情。
整首詩簡潔明快,通過簡單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際交往的向往。詩意深遠,讓人感受到友誼和溝通的溫暖。這首詩以其清新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人際關系中的情誼和生活中的平和之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池畔欲秋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dōng lín
招東鄰
xiǎo kē èr shēng jiǔ, xīn diàn liù chǐ chuáng.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néng lái yè huà fǒu, chí pàn yù qiū liáng.
能來夜話否,池畔欲秋涼。
“池畔欲秋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