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吾何屑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紛吾何屑屑”全詩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丈。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登香爐峰頂》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香爐峰頂》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遙遠的香爐峰,我心中充滿了向往和幻想。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整年忙于瑣事勞碌,今天終于有機會一去。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攀爬著藤蘿,踩踏著危險的石頭,手腳勞累,時而仰望,時而俯首。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有三四個人一同游玩,只有我和另一個人不敢上去。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
登上峰頂,目光模糊,心神恍惚。
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丈。
上下有無盡的高度,寬窄無數丈。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視聽的范圍無限廣闊,怎能認識宇宙的廣袤。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江水細如繩索,湓城(指洛陽)小得能掌控。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我心中紛紛擾擾的事物算得了什么,卻未能擺脫塵世的束縛。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回去后自我慨嘆,低頭進入平凡的生活。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登上香爐峰的向往和追求,但在攀登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和挑戰。詩人通過描寫峰頂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世界的感慨和思考。峰頂的高度和廣闊無邊讓詩人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最后,詩人回到現實生活中,深感自身的微不足道,心生感慨。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索和對世界的感慨,以及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無奈。
“紛吾何屑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iāng lú fēng dǐng
登香爐峰頂
tiáo tiáo xiāng lú fēng, xīn cún ěr mù xiǎng.
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zhōng nián qiān wù yì, jīn rì fāng yī wǎng.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pān luó tà wēi shí, shǒu zú láo fǔ yǎng.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tóng yóu sān sì rén, liǎng rén bù gǎn shàng.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shàng dào fēng zhī dǐng, mù xuàn shén huǎng huǎng. gāo dī yǒu wàn xún, kuò xiá wú shù zhàng.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丈。
bù qióng shì tīng jiè, yān shí yǔ zhòu guǎng.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jiāng shuǐ xì rú shéng, pén chéng xiǎo yú zhǎng.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fēn wú hé xiè xiè, wèi néng tuō chén yāng.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guī qù sī zì jiē, dī tóu rù yǐ rǎng.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紛吾何屑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