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社日已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社日已近”全詩
去社日已近,銜泥意如何。
不悟時節晚,徒施工用多。
人間事亦爾,不獨燕營窠。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晚燕》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燕》
百鳥乳雛畢,
秋燕獨蹉跎。
去社日已近,
銜泥意如何。
不悟時節晚,
徒施工用多。
人間事亦爾,
不獨燕營窠。
中文譯文:
百鳥將雛喂養長大,
而秋燕卻孤單徘徊。
離開它們的巢社已經近,
它銜著泥土,意欲何為。
不明白時節已晚,
白白浪費了許多勞力。
人間的事情也是如此,
不只燕子有營窠之憂。
詩意和賞析:
《晚燕》是白居易一首抒發感慨的詩詞。詩中通過描述百鳥已經照顧完雛鳥,而秋燕還獨自忙碌,離開巢社去銜泥的場景,抒發了他對時節漸晚的感嘆和對人世繁忙的感觸。
詩中的百鳥乳雛畢,秋燕獨蹉跎,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勞碌的差異。百鳥已經照顧完幼鳥,悠閑地度過秋天,而秋燕卻還在辛勤地建筑巢穴,為了準備過冬而不得休息。離開巢社去銜泥的秋燕,表現了一個勞碌的身影,也隱喻了人間繁忙的生活。
作者通過對秋燕的描寫,暗示了人世間忙碌的現實。詩人認為人們在時節漸晚的情況下還忙碌于工作和事務中,不理解時光的流轉,白白浪費了許多精力,使得自己和燕子一樣忙碌而不得安閑。詩中的燕子映射了人們忙碌的身影,引發人們對于時光流逝和生活狀態的思考。
整首詩以秋燕作為象征,表達了對于人事繁忙、時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并且通過以物喻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場景與人世的情景進行了有力的對比,突顯出了生活的匆忙和時光的殘忍,以及對于人生意義的深思。
“去社日已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àn
晚燕
bǎi niǎo rǔ chú bì, qiū yàn dú cuō tuó.
百鳥乳雛畢,秋燕獨蹉跎。
qù shè rì yǐ jìn, xián ní yì rú hé.
去社日已近,銜泥意如何。
bù wù shí jié wǎn, tú shī gōng yòng duō.
不悟時節晚,徒施工用多。
rén jiān shì yì ěr, bù dú yàn yíng kē.
人間事亦爾,不獨燕營窠。
“去社日已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