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壁下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悄悄壁下床”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北亭獨宿》,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qiāo qiāo bì xià chuáng,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悄悄壁下床”全詩
《北亭獨宿》
悄悄壁下床,紗籠耿殘燭。
夜半獨眠覺,疑在僧房宿。
夜半獨眠覺,疑在僧房宿。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北亭獨宿》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亭獨宿
悄悄壁下床,
紗籠耿殘燭。
夜半獨眠覺,
疑在僧房宿。
中文譯文:在北亭獨自住宿
靜靜地臥在床上,
紗帳籠罩著微弱的燭光。
深夜獨自醒來,
仿佛身處僧房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作者一人在北亭獨自宿愁的情景。
詩的開端就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床旁的壁壁靜悄悄,紗帳內的燭光殘存。這種靜謐的氛圍反映了詩人的孤寂和寂寞。
然而,夜半的時候,詩人卻孤獨地醒來,此時他感到仿佛置身于僧房中,他也許是在回憶曾經留宿過的寺廟或者是思考人生的虛幻與空靈。這個意象體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居住,引起人們對于生命的思考。
整首詩追求的是一種寧靜、孤寂和超脫塵世的情感,通過對寂靜環境和夜晚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凄涼情懷,引人沉思。詩中字句簡練、意境凄美,轉折自然而不失獨到之感,是白居易詩歌創作風格的典范之作。
“悄悄壁下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tíng dú sù
北亭獨宿
qiāo qiāo bì xià chuáng, shā lóng gěng cán zhú.
悄悄壁下床,紗籠耿殘燭。
yè bàn dú mián jué, yí zài sēng fáng sù.
夜半獨眠覺,疑在僧房宿。
“悄悄壁下床”平仄韻腳
拼音:qiāo qiāo bì xià chu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悄悄壁下床”的相關詩句
“悄悄壁下床”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悄悄壁下床”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悄悄壁下床”出自白居易的 《北亭獨宿》,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