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四五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高四五尺”全詩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
昨為山中樹,今為檐下條。
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
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
不見郁郁松,委質山上苗。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栽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栽杉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
昨為山中樹,今為檐下條。
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
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
不見郁郁松,委質山上苗。
中文譯文:
栽種杉樹
翠綠的葉子像鋒利的劍,孤立的莖干端正挺拔。
高聳不俗,巍峨如青天。
移栽到東窗前,十分喜愛你,寒冷無法凋謝。
病患躺在你的對面,白天黑夜都靜謐而寧靜。
昨天你還是山上的樹木,今天成為了屋檐下的條狀物。
雖然遭受了人們的觀賞和喜愛,但不近喧囂紛擾。
比起深深埋沒在澗谷底下,你更勝一籌。
不再見郁郁蔥蔥的松樹,變成了山上小苗的悲壯姿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棵被移植到東窗前的杉樹,展現了它高聳挺拔的身姿和不畏嚴寒的頑強生命力。盡管被人賞玩,但它依然保持著清靜和從容。與周圍環境相比,它更加高尚和優雅,仿佛是穿越塵囂的仙人。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松樹的留戀和思念,以及對大自然中的美妙景觀的熱愛。整首詩寫景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純粹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感慨和思索。
“才高四五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āi shān
栽杉
jìn yè sēn lì jiàn, gū jīng tǐng duān biāo.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
cái gāo sì wǔ chǐ, shì ruò gān qīng xiāo.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yí zāi dōng chuāng qián, ài ěr hán bù diāo.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bìng fū wò xiāng duì, rì xī xián xiāo xiāo.
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
zuó wèi shān zhōng shù, jīn wèi yán xià tiáo.
昨為山中樹,今為檐下條。
suī rán yù shǎng wán, wú nǎi jìn chén xiāo.
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
yóu shèng jiàn gǔ dǐ, mái mò suí zhòng qiáo.
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
bú jiàn yù yù sōng, wěi zhì shān shàng miáo.
不見郁郁松,委質山上苗。
“才高四五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