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倦前齋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晝倦前齋熱”全詩
映林馀景沒,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側瀉清露,萍開見游魚。
每一臨此坐,憶歸青溪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小池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小池二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意描繪了作者在炎熱的午后疲倦時,喜歡來到小池邊,感受池水的清涼和林木的映襯。作者坐在那里,手持蒲葵扇,悠然吟誦幾句詩,心情寧靜,恍如置身山水之間。詩人真實地表示自己不追求宏大的事物,而是喜歡在簡單的自然環境中尋找平靜和愜意。詩中的荷葉上滴下清涼的露水,水面上的浮萍散開,游魚穿梭其中。每次來到這里,詩人都會回憶起自己曾經的居住地青溪,并感嘆時光的變遷。
譯文:
晝倦前齋熱,
晚愛小池清。
映林馀景沒,
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
閑吟三兩聲。
有意不在大,
湛湛方丈馀。
荷側瀉清露,
萍開見游魚。
每一臨此坐,
憶歸青溪居。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來到小池的情景,表達了他追求平靜、寧靜和自然的內心感受。作者在悠閑的午后來到小池邊,感受到了倦怠時的清涼,以及夜晚池水微涼的感覺。他坐在那里,手持蒲葵扇,隨意地吟誦幾句詩,心情寧靜,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詩中展示了作者追求簡單、寧靜的心境,不追求世俗的名利或宏大的事物,而是享受小池帶來的平和與愜意。詩中所述的荷葉瀉下清涼的露水,浮萍散開,游魚穿梭其中,增添了自然環境的美感。最后,每一次來到這里,作者都會回憶起他曾經的居住地青溪,并感嘆時光的變遷。整首詩旨在表達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晝倦前齋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í èr shǒu
小池二首
zhòu juàn qián zhāi rè, wǎn ài xiǎo chí qīng.
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
yìng lín yú jǐng méi, jìn shuǐ wēi liáng shēng.
映林馀景沒,近水微涼生。
zuò bǎ pú kuí shàn, xián yín sān liǎng shēng.
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
yǒu yì bù zài dà, zhàn zhàn fāng zhàng yú.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hé cè xiè qīng lù, píng kāi jiàn yóu yú.
荷側瀉清露,萍開見游魚。
měi yī lín cǐ zuò, yì guī qīng xī jū.
每一臨此坐,憶歸青溪居。
“晝倦前齋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