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與群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雌雄與群雛”全詩
適性遂其生,時哉山梁雉。
梁上無罾繳,梁下無鷹鹯.雌雄與群雛,皆得終天年。
嗟嗟籠下雞,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犧牲患。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山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步一啄草,
十步一飲水。
適性遂其生,
時哉山梁雉。
梁上無罾繳,
梁下無鷹鹯。
雌雄與群雛,
皆得終天年。
嗟嗟籠下雞,
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
必有犧牲患。
詩意:
這首詩以山上的野雉為主題,通過描繪雉鳥的生存狀態和比較與籠養的雞和池塘中的雁,表達了對自然自由狀態的贊美,同時也暗含了生活中犧牲和困境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野雉的描繪,展現了它們適應自然環境、自由自在生活的形象。五步啄一次草,十步飲一次水,表達了野雉的自然行為習慣。詩人稱贊了山梁上的野雉,它們沒有被人類的陷阱所困擾,也沒有被懸崖上的鷹和鹯所威脅。
詩中提到的雌雄和幼鳥都能安享終天,意味著它們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自由地生活,并且沒有外界干擾。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讓人感嘆不已。
然而,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對生活中犧牲和困境的思考。詩人提到了籠中的雞和池塘中的雁,暗示它們失去了自由。他暗示稻粱之恩的同時,也暗示了必然會有犧牲和困難。這種對比突出了野雉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反映了人類社會中不同命運的存在。
整首詩詞通過對野雉和其他禽鳥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類社會中犧牲和困境的思考。它呈現了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對比,引發人們對自由和命運的思考。
“雌雄與群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ì
山雉
wǔ bù yī zhuó cǎo, shí bù yī yǐn shuǐ.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飲水。
shì xìng suì qí shēng, shí zāi shān liáng zhì.
適性遂其生,時哉山梁雉。
liáng shàng wú zēng jiǎo, liáng xià wú yīng zhān. cí xióng yǔ qún chú, jiē dé zhōng tiān nián.
梁上無罾繳,梁下無鷹鹯.雌雄與群雛,皆得終天年。
jiē jiē lóng xià jī, jí bǐ chí zhōng yàn.
嗟嗟籠下雞,及彼池中雁。
jì yǒu dào liáng ēn, bì yǒu xī shēng huàn.
既有稻粱恩,必有犧牲患。
“雌雄與群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