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有月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有月夜”全詩
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
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雁齒小紅橋,
垂檐低白屋。
橋前何所有,
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
節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
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
幽玩心難足。
管領好風煙,
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
伴我林中宿。
為君傾一杯,
狂歌竹枝曲。
詩意:
這首詩以描述一座小橋和前方生長的新竹為主題。詩人將小橋形容為鵝黃色的,房屋低矮而潔白,形成了一幅寧靜、美麗的景象。橋前的景物也別具一格,新生的竹子郁郁蔥蔥,皮色開裂如褐色錦緞,竹節上露水晶瑩,竹葉嫩綠如玉,看起來宛如可口的食物,卻又如同粉色的霜,令人不忍觸摸。
詩人在閑適的心境中吟唱聲音不絕,一直欣賞這美景,卻仍然難以滿足內心的愉悅。他認為自己能夠輕易征服這美景,因為優雅的風和云煙都屈服于他。最后,詩人希望能有一個月夜的伴侶,在林中共度宿夜,為了這個愿望,他愿意為對方傾盡一杯酒,并高歌《竹枝曲》,表達他的豪情壯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小橋和新竹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優美、寧靜的自然圖景。詩中的橋和竹子成為富有生命力的元素,通過對它們的描寫,詩人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將小橋比作雁的牙齒,形象生動,增強了詩句的鮮明感。同時,描寫竹子時使用了豐富的形容詞,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竹子的生機和嬌嫩。
整首詩意境清新、淡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內心的愉悅之情。詩人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情感融為一體,傳達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此外,詩中也流露出對友情和共度美好時光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真摯情感和歡樂生活的向往。通過描述月夜林中宿夜的愿望,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傾慕和對快樂時光的渴求。
總之,《題小橋前新竹招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對自然美景的敏感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快樂生活的向往。這首詩以其清新淡雅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
“誰能有月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iǎo qiáo qián xīn zhú zhāo kè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yàn chǐ xiǎo hóng qiáo, chuí yán dī bái wū.
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
qiáo qián hé suǒ yǒu, rǎn rǎn xīn shēng zhú.
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pí kāi chè hè jǐn, jié lù chōu qīng yù.
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
yún cuì rú kě cān, fěn shuāng bù rěn chù.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xián yín shēng wèi yǐ, yōu wán xīn nán zú.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
guǎn lǐng hǎo fēng yān, qīng qī fán cǎo mù.
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shuí néng yǒu yuè yè, bàn wǒ lín zhōng sù.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wèi jūn qīng yī bēi, kuáng gē zhú zhī qū.
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誰能有月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