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涼風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裊裊涼風起”全詩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早秋曲江感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秋曲江感懷》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夏天的云彩漸漸散去,微風輕輕吹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秋天又來到了池塘邊,荷花還未完全開放。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紅顏容顏易逝去,白天的時間如此無窮無盡。
人壽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人的壽命不如大山長久,歲月匆匆如水流逝。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青草和紅蓼花,年年秋天都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去年的這個秋天我曾悲傷,而今秋天又回到了這里。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早秋時節的感懷。詩中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通過描繪夏天云散、涼風吹起、秋天來臨以及荷花未開等景象,展現了秋天的到來和季節的變遷。同時,作者也借景抒發了對人生短暫和時間流逝的思考,暗示了人的生命如同白天的光陰一樣短暫而無法挽回。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慨,回憶起去年的悲傷,而今又再次面對相似的景象。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早秋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同時,通過秋天的再次到來,詩人也表達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唐代白居易詩歌的典型作品之一。
“裊裊涼風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iū qǔ jiāng gǎn huái
早秋曲江感懷
lí lí shǔ yún sàn, niǎo niǎo liáng fēng qǐ.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chí shàng qiū yòu lái, hé huā bàn chéng zi.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zhū yán yì xiāo xiē, bái rì wú qióng y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rén shòu bù rú shān, nián guāng hū yú shuǐ.
人壽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qīng wú yǔ hóng liǎo, suì suì qiū xiāng sì.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qù suì cǐ bēi qiū, jīn qiū fù lái cǐ.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裊裊涼風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