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卵化為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卵化為雛”全詩
時物又若此,道情復何如。
但覺日月促,不嗟年歲徂。
浮生都是夢,老小亦何殊。
唯與故人別,江陵初謫居。
時時一相見,此意未全除。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暮春寄元九》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寄元九》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梨花結成實,燕卵化為雛。
時物又若此,道情復何如。
但覺日月促,不嗟年歲徂。
浮生都是夢,老小亦何殊。
唯與故人別,江陵初謫居。
時時一相見,此意未全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友誼的思念和珍視。
詩的開頭,作者運用梨花結成果實和燕卵孵化的形象來描繪春天的景象,暗示著自然界萬物的生長和變化。這種時光流轉的現象使作者感到疑惑,他在問自己,面對這種變化,人的情感又該如何把握和表達。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受。他感嘆日月行駛的速度,暗示著時間的匆忙,而不是悲嘆年歲的消逝。作者認為人的一生都如同一場夢境,無論是年長還是年幼,都是融入其中的。他用浮生都是夢和老小亦何殊來強調人生的短暫和虛幻。
最后兩句是作者對與故友分別的思念之情。白居易當時被貶謫到江陵,與故友分離。他希望能與故友時常相見,以消除這份別離之情。此意未全除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重逢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情世故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的情感來抒發對友誼和珍貴時光的思考和思念之情。
“燕卵化為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jì yuán jiǔ
暮春寄元九
lí huā jié chéng shí, yàn luǎn huà wéi chú.
梨花結成實,燕卵化為雛。
shí wù yòu ruò cǐ, dào qíng fù hé rú.
時物又若此,道情復何如。
dàn jué rì yuè cù, bù jiē nián suì cú.
但覺日月促,不嗟年歲徂。
fú shēng dōu shì mèng, lǎo xiǎo yì hé shū.
浮生都是夢,老小亦何殊。
wéi yǔ gù rén bié, jiāng líng chū zhé jū.
唯與故人別,江陵初謫居。
shí shí yī xiāng jiàn, cǐ yì wèi quán chú.
時時一相見,此意未全除。
“燕卵化為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