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無晨昏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養無晨昏膳”全詩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白居易思歸故鄉的情感。詩中詩人描述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與家人的分離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感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艱辛,俸祿微薄,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而離家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他對家鄉的溫暖和美好回憶,如冬天溫暖的床榻和春天采摘蘭花的期盼,在京城的生活中逐漸疏遠。他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夏至之后夜晚的時光變得稍稍漫長。他坐在那里,獨自承受著思鄉的憂愁,長夜漫漫,獨自先知。他思念家鄉的鄉關之路,但他的身體無法隨著夢想回到故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異鄉生活的疲憊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了詩人在京城的艱辛與家鄉的溫馨,描繪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還運用了季節的變化來強調時間的流逝和詩人心境的變化。整首詩以抒發情感為主,既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又反映了他在京城的孤獨和困苦。這種感情的流露和對家鄉的眷戀是許多流離失所者所共有的,使人們在閱讀時產生共鳴。這首詩詞通過平實的語言和情感的真摯表達,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和才華橫溢的詩歌表達能力,被廣泛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養無晨昏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uī shí chū wèi jiào shū láng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yǎng wú chén hūn shàn, yǐn wú fú là zī.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suì qiú jí qīn lù, mǐn miǎn lái jīng shī.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báo fèng wèi jí qīn, bié jiā yǐ jīng shí.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dōng jī wēn xí liàn, chūn wéi cǎi lán qī.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xià zhì yī yīn shēng, shāo shāo xī lòu chí.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kuài rán bào chóu zhě, cháng yè dú xiān zhī.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yōu yōu xiāng guān lù, mèng qù shēn bù suí.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zuò xī shí jié biàn, chán míng huái huā zhī.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養無晨昏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