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聲策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葉聲策策”全詩
稍轉西廊下,漸滿南窗前。
況是綠蕪地,復茲清露天。
落葉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棲禽尚不穩,愁人安可眠。
分類: 寫雨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秋月》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月》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夜晚初露蒼涼之色,
深夜中月光輝煌。
微微轉身西廊下,
漸漸充滿南窗前。
何況這綠草如茵之地,
還有這清晨的露珠滿天。
落葉聲聲,如擊節般清脆,
驚起鳥兒翩然飛舞。
棲息的禽鳥都未安穩,
愁苦之人又怎能入睡。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夜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以秋夜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夜晚的色彩、月光和環境聲音,展示了秋天的靜謐和凄涼之感。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將自己的情感與其中融合,將自己的愁苦與棲息不安的鳥兒形成對比,表達了自己的憂愁和無法入眠的心境。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秋夜的寂靜和人心的煩憂。整首詩意境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凄涼、靜謐的感覺。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秋夜的感受和思考,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落葉聲策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uè
秋月
yè chū sè cāng rán, yè shēn guāng hào rán.
夜初色蒼然,夜深光浩然。
shāo zhuǎn xī láng xià, jiàn mǎn nán chuāng qián.
稍轉西廊下,漸滿南窗前。
kuàng shì lǜ wú dì, fù zī qīng lù tiān.
況是綠蕪地,復茲清露天。
luò yè shēng cè cè, jīng niǎo yǐng piān piān.
落葉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qī qín shàng bù wěn, chóu rén ān kě mián.
棲禽尚不穩,愁人安可眠。
“落葉聲策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