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對多病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對多病妻”全詩
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
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
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分類: 秋霽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秋霽》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霽》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深秋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之情。
詩中寫道:“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這是形容秋天的氣候不穩定,寒暖變化的情景。
詩中還描寫了林間殘留的蟬聲,“林晴有殘蟬”,和巢中冷寂的情景,“巢冷無留燕”,表達了秋天即將過去的季節感。
詩人在寂靜的夜晚沉思,收起折扇,卷起長簟,心里充滿了憂傷之情。他在閑步中感受著院子里青苔的柔軟,“閑步青苔院”,寓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
接著,詩中描寫了秋夜里的月亮升起,“月出砧杵動”,以及鄰家用砧板搗秋谷的聲音,“家家搗秋練”。這些描寫營造出秋天的氛圍。
最后,詩人獨自面對病重的妻子,無法幫助她縫制衣物,“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詩人的無能化為詩中的哀傷。
然而,詩人并不沉溺于悲傷之中。他用一杯酒自我勉勵,“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這種堅韌與自勵,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秋霽》通過描繪深秋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之情。詩中既有細膩的描摹,也有詩人對生活的堅持與積極。整首詩情感真切,語言簡約,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獨對多病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ì
秋霽
jīn huǒ bù xiāng dài, yán liáng yǔ zhōng biàn.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
lín qíng yǒu cán chán, cháo lěng wú liú yàn.
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chén yín juǎn zhǎng diàn, chuàng cè shōu tuán shàn.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
xiàng xī shāo wú ní, xián bù qīng tái yuàn.
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yuè chū zhēn chǔ dòng, jiā jiā dǎo qiū liàn.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
dú duì duō bìng qī, bù néng lǐ zhēn xiàn.
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dōng yī shū wèi zhì, xià fú xíng jiāng zhàn.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
hé yǐ yíng zǎo qiū, yī bēi liáo zì quàn.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獨對多病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