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都幾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年都幾回”全詩
忽聞車馬至,云是故人來。
況值風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盡此手中杯。
人生開口笑,百年都幾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喜友至留宿》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友至留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村中少賓客,
柴門多不開。
忽聞車馬至,
云是故人來。
況值風雨夕,
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
盡此手中杯。
人生開口笑,
百年都幾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鄉村生活的場景,詩人的賓客很少到訪,家門常常關著。但是突然聽到車馬聲,原來是故友來了。正值風雨夜晚,詩人的憂愁心情正浮動。他希望這位友人能夠共宿,一同喝盡手中的酒。詩人以此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轉瞬即逝的感慨,笑口常開的時光不多。
賞析:
《喜友至留宿》是一首描寫詩人喜迎友人到訪的詩詞。通過村中少有賓客、柴門不開的描寫,凸顯了詩人生活的淡泊和寧靜。然而,當聽到車馬聲時,詩人瞬間充滿了喜悅,因為他知道這是故友的到來。風雨夜晚的景象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孤寂,而友人的到來給他帶來了片刻的安慰和歡愉。
詩中的“愿君且同宿,盡此手中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夠和他一同共度這個風雨夜晚,一同暢飲,共享快樂。這也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人生短暫性的思考。最后兩句“人生開口笑,百年都幾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感慨,人生中開心的時刻并不多,百年一生轉瞬即逝。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憂愁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對客來、客去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短暫性的體悟。這首詩詞在情感上真摯自然,寫景簡練而富有意境,是白居易作品中的一首佳作。
“百年都幾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ǒu zhì liú sù
喜友至留宿
cūn zhōng shǎo bīn kè, zhài mén duō bù kāi.
村中少賓客,柴門多不開。
hū wén chē mǎ zhì, yún shì gù rén lái.
忽聞車馬至,云是故人來。
kuàng zhí fēng yǔ xī, chóu xīn zhèng yōu zāi.
況值風雨夕,愁心正悠哉。
yuàn jūn qiě tóng sù, jǐn cǐ shǒu zhōng bēi.
愿君且同宿,盡此手中杯。
rén shēng kāi kǒu xiào, bǎi nián dōu jǐ huí.
人生開口笑,百年都幾回。
“百年都幾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