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秋澄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月秋澄澈”全詩
鄰船有歌者,發詞堪愁絕。
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
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
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
夜淚如真珠,雙雙墮明月。
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
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夜聞歌者(宿鄂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聞歌者(宿鄂州)
夜晚停船在鸚鵡洲,江水清澈如秋月。旁邊的船上有一位歌者,他的歌詞令人感到悲傷絕望。歌聲結束后,他繼續哭泣,泣聲深沉而悲切。我尋聲看見了他,他的妻子容貌美麗如雪。她獨自倚靠在帆檣旁,婀娜多姿,十七八歲的年紀。她的夜淚如同珍珠,一顆顆掉落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好奇地問她是哪個家庭的婦女,為何在歌唱時如此悲傷。我問了一次又一次,她的衣襟都被淚水打濕了,但她低眉垂首,最終卻不肯開口說出原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在鄂州停船的場景。作者首先描述了夜晚的寧靜與江水的清澈,給人以寧靜、凈化的感覺。然后,他注意到鄰船上的歌者,他的歌聲令人心生愁緒,而他歌罷后的淚水更是流淌不止,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接下來,作者注意到了歌者身旁的妻子,她美麗而娉婷,但卻滿面淚痕,夜淚如珠,這使得整個畫面更加凄美動人。
詩中的歌者和他的妻子成了整首詩的核心形象,他們的痛苦和哀傷通過音樂和淚水得以表達。歌者的歌聲令人感到愁緒綿長,而妻子的淚水則表達了她內心的痛苦和無法言說的苦衷。整首詩以夜晚的靜謐和美麗為背景,突出了人們內心情感的矛盾和痛苦。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內心的苦悶和無法言說的痛苦。作者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象和歌者夫婦的形象,喚起了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共振。這種情感的傳達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形象的刻畫來實現的,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整首詩以一種含蓄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人們內心的痛苦和無助,引起讀者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江月秋澄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én gē zhě sù è zhōu
夜聞歌者(宿鄂州)
yè pō yīng wǔ zhōu, jiāng yuè qiū chéng chè.
夜泊鸚鵡洲,江月秋澄澈。
lín chuán yǒu gē zhě, fā cí kān chóu jué.
鄰船有歌者,發詞堪愁絕。
gē bà jì yǐ qì, qì shēng tōng fù yàn.
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
xún shēng jiàn qí rén, yǒu fù yán rú xuě.
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
dú yǐ fān qiáng lì, pīng tíng shí qī bā.
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
yè lèi rú zhēn zhū, shuāng shuāng duò míng yuè.
夜淚如真珠,雙雙墮明月。
jiè wèn shuí jiā fù, gē qì hé qī qiè.
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
yī wèn yī zhān jīn, dī méi zhōng bù shuō.
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
“江月秋澄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