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白何足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衰白何足言”全詩
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
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
短鬢經霜蓬,老面辭春木。
強年過猶近,衰相來何速。
應是煩惱多,心焦血不足。
漸少不滿把,漸短不盈尺。
況茲短少中,日夜落復白。
既無神仙術,何除老死籍。
只有解脫門,能度衰苦厄。
掩鏡望東寺,降心謝禪客。
衰白何足言,剃落猶不惜。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因沐感發,寄朗上人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因經歷多次沐浴,我感到頭發變少了,于是寫下這首詩。年紀大了,身體轉慢了,對百事都不再有所欲求。頭發漸漸變稀,發梢苦苦地掉落,一次沐浴后,仍然只剩下半禿。短短的鬢發已經被歲月所侵蝕,虔誠面對歲月侵蝕,已經失去了春天的光彩。強橫的青春年華過去了,衰老的相貌卻來得如此迅速。這或許是因為煩惱過多,心神焦躁,血液供給不足。逐漸少了不滿一把的頭發,逐漸短于一尺。而現在這短少的中年,日日夜夜地在不斷地脫落變白。既無法變成神仙,如何能脫離老死的命運?只有尋求解脫之門,才能擺脫衰老的痛苦和艱厄。我遮住鏡子,望向東寺,降低自己的心態,感謝禪客的指點。衰老和頭發變白,實在不值得細說,即使經過剃落,我也從心底里不再舍不得。
“衰白何足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 mù gǎn fā, jì lǎng shàng rén èr shǒu
因沐感發,寄朗上人二首
nián cháng shēn zhuǎn yōng, bǎi shì wú suǒ yù.
年長身轉慵,百事無所欲。
nǎi zhì tóu shàng fā, jīng nián fāng yī mù.
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
mù xī fā kǔ luò, yī mù réng bàn tū.
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
duǎn bìn jīng shuāng péng, lǎo miàn cí chūn mù.
短鬢經霜蓬,老面辭春木。
qiáng nián guò yóu jìn, shuāi xiāng lái hé sù.
強年過猶近,衰相來何速。
yìng shì fán nǎo duō, xīn jiāo xuè bù zú.
應是煩惱多,心焦血不足。
jiàn shǎo bù mǎn bǎ, jiàn duǎn bù yíng chǐ.
漸少不滿把,漸短不盈尺。
kuàng zī duǎn shǎo zhōng, rì yè luò fù bái.
況茲短少中,日夜落復白。
jì wú shén xiān shù, hé chú lǎo sǐ jí.
既無神仙術,何除老死籍。
zhǐ yǒu jiě tuō mén, néng dù shuāi kǔ è.
只有解脫門,能度衰苦厄。
yǎn jìng wàng dōng sì, jiàng xīn xiè chán kè.
掩鏡望東寺,降心謝禪客。
shuāi bái hé zú yán, tì luò yóu bù xī.
衰白何足言,剃落猶不惜。
“衰白何足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