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無完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跌無完舟”全詩
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
瞿唐呀直瀉,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大石如刀劍,小石如牙齒。
一步不可行,況千三百里。
苒箬竹蔑zB,欹危楫師趾。
一跌無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聞仗忠信,蠻貊可行矣。
自古漂沉人,豈盡非君子。
況吾時與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初入峽有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入峽有感》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白居易。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次進入峽谷有所感慨,
上方是高聳入云的山巒,
下面是激流奔騰的深淵。
蒼茫的兩岸之間,
寬窄之間容得下一根蘆葦。
瞿唐江奔流不息,
水波激蕩中屹立著礁石。
天色未黑,黑暗的巖石昏沉,
沒有風卻有白色的浪濤涌起。
大石如同利劍,
小石如同牙齒。
連一步都很難行走,
更何況千三百里的路途。
峽谷中的竹篾葦葉茂盛,
船只傾斜,船員腳下搖搖欲墜。
一次意外就會使船翻覆,
我的生命就系于此處。
常聽說忠信可靠,
即使是蠻夷也能行動。
自古以來,流離失所的人,
并非都不是君子。
何況我身處的時代和境遇,
困難重重,無法依靠。
常擔心自己無才能,
再次陷入無名無義的死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初次進入峽谷的感受和內心的猶豫。詩中的峽谷景色壯麗而險峻,上有高山,下有深水,形容其壯麗的自然景觀。峽谷兩岸蒼茫廣闊,卻能夠容納一根蘆葦,表達了作者對峽谷寬廣的印象。瞿唐江奔流不息,水波激蕩,暗示了作者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詩中的巖石如劍如牙,形容其險峻和堅硬。詩人走一步都艱難,更不用說千里之遙的旅程。峽谷中的竹篾葦葉茂盛,船只不穩,船員危險,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擔憂。作者提到常聽說忠信可靠,即使是蠻夷也能行動,表達了對忠誠和信任的向往。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助和恐懼,擔心自己沒有才能,再次陷入無名無義的死亡。
該詩以描繪峽谷景色為主線,通過形容峽谷的險峻和壯麗,以及自身的困境和猶豫,表達了對生命的脆弱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人通過峽谷的景象,抒發了個人內心的掙扎和迷茫,反映了人生在面對困難和命運時的無奈和無力感。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一跌無完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rù xiá yǒu gǎn
初入峽有感
shàng yǒu wàn rèn shān, xià yǒu qiān zhàng shuǐ.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
cāng cāng liǎng àn jiān, kuò xiá róng yī wěi.
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
qú táng ya zhí xiè, yàn yù yì zhōng zhì.
瞿唐呀直瀉,滟滪屹中峙。
wèi yè hēi yán hūn, wú fēng bái làng qǐ.
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dà shí rú dāo jiàn, xiǎo shí rú yá chǐ.
大石如刀劍,小石如牙齒。
yī bù bù kě xíng, kuàng qiān sān bǎi lǐ.
一步不可行,況千三百里。
rǎn ruò zhú miè zB, yī wēi jí shī zhǐ.
苒箬竹蔑zB,欹危楫師趾。
yī diē wú wán zhōu, wú shēng xì yú cǐ.
一跌無完舟,吾生系于此。
cháng wén zhàng zhōng xìn, mán mò kě xíng yǐ.
常聞仗忠信,蠻貊可行矣。
zì gǔ piào chén rén, qǐ jǐn fēi jūn zǐ.
自古漂沉人,豈盡非君子。
kuàng wú shí yǔ mìng, jiǎn chuǎn bù zú shì.
況吾時與命,蹇舛不足恃。
cháng kǒng bù cái shēn, fù zuò wú míng sǐ.
常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
“一跌無完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