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城東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瀟灑城東樓”全詩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東樓竹》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東樓竹》描繪了一個清幽宜人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于友誼的留戀。
詩詞的中文譯文:
瀟灑的東城樓,
周圍被竹子環繞。
茂密的竹林,
如同一片片白粉封住了青玉。
拉起簾子晚上醒來,
依著枕頭看卻不嫌不足。
倩影在竹林中轉換著顏色,
床上的鋪蓋也長出了浮綠。
城中沒有來訪客人,
靠近晚上的時候更加幽靜孤寂。
樓上得人歸來遲,
這位先生卻留我在此過夜。
詩意和賞析:
《東樓竹》是白居易寫給友人的詩,表達了他對美好時光和友誼的珍視和懷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東樓竹林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清幽宜人環境的喜愛。他描述了竹子環繞著樓臺的情景,形容竹子茂密且幽雅,如同一片片白粉封住了青玉,給人一種寧靜和優雅的感覺。
詩人在詩中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描述了晚上拉起簾子醒來,依著枕頭看竹林的美景,卻覺得不足。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時光短暫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刻的渴望。他希望時間能夠停滯在這一刻,享受這美好的時光。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誼的留戀和感激。詩中描述了樓上的人遲遲不歸,而他的朋友卻留他在樓里過夜。這位友人的舉動讓詩人感到溫暖和感激,表達了對友誼的珍重和對友人的留戀之情。
總之,《東樓竹》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致,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友誼的留戀。通過詩人優美的語言和精巧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清幽宜人、美好和留戀之情。這首詩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對美麗事物的敏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瀟灑城東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lóu zhú
東樓竹
xiāo sǎ chéng dōng lóu, rào lóu duō xiū zhú.
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sēn rán yī wàn gān, bái fěn fēng qīng yù.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juàn lián shuì chū jué, yī zhěn kàn wèi zú.
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yǐng zhuǎn sè rù lóu, chuáng xí shēng fú lǜ.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
kōng chéng jué bīn kè, xiàng xī mí yōu dú.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lóu shàng yè bù guī, cǐ jūn liú wǒ sù.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瀟灑城東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