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巴王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疑是巴王臺”全詩
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臺。
巴歌久無聲,巴宮沒黃埃。
靡靡春草合,牛羊緣四隈。
我來一登眺,目極心悠哉。
始見江山勢,峰疊水環回。
憑高視聽曠,向遠胸襟開。
唯有故園念,時時東北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登城東古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城東古臺》譯文:
朝陽照耀下的東郊遙迢,有座土青色的高臺峭峻。
不知是何時代所留下的遺跡,猜測它是巴國的王臺。
巴歌已經久遠無聲,巴宮已經蕩然無存。
茂盛的春草遍布,牛羊成群圍繞四周。
當我登上這高臺眺望,心靈深處感到無比的寧靜。
剛剛瞥見江山的雄偉形態,山巒疊嶂,水環回旋。
憑高地廣闊的視野,傾聽寬廣而深遠的聲音。
惟有我故鄉的思念,時時向東北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城東的高臺,遠眺四周景色的景象。詩中的高臺具有神秘的古老色彩,讓人產生遐想。作者通過描述高臺附近的自然景觀和動物活動來襯托出高臺的寂靜和幽深。詩中對巴歌和巴宮的提及,暗示著曾經繁榮而今已蕩然無存的巴國。作者在登高望遠的過程中,感到心靈的寧靜與開闊,但又時刻念念不忘故鄉的思念。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故鄉情感的深沉體驗。
“疑是巴王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chéng dōng gǔ tái
登城東古臺
tiáo tiáo dōng jiāo shàng, yǒu tǔ qīng cuī wéi.
迢迢東郊上,有土青崔嵬。
bù zhī hé dài wù, yí shì bā wáng tái.
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臺。
bā gē jiǔ wú shēng, bā gōng méi huáng āi.
巴歌久無聲,巴宮沒黃埃。
mǐ mǐ chūn cǎo hé, niú yáng yuán sì wēi.
靡靡春草合,牛羊緣四隈。
wǒ lái yī dēng tiào, mù jí xīn yōu zāi.
我來一登眺,目極心悠哉。
shǐ jiàn jiāng shān shì, fēng dié shuǐ huán huí.
始見江山勢,峰疊水環回。
píng gāo shì tīng kuàng, xiàng yuǎn xiōng jīn kāi.
憑高視聽曠,向遠胸襟開。
wéi yǒu gù yuán niàn, shí shí dōng běi lái.
唯有故園念,時時東北來。
“疑是巴王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