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識往來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識往來頻”全詩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種植當歲初,滋榮及春暮。
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
綠陰斜景轉,芳氣微風度。
新葉鳥下來,萎花蝶飛去。
閑攜斑竹杖,徐曳黃麻屨。
欲識往來頻,青蕪成白路。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步東坡》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步東坡》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早晨在東坡上散步,晚上也在東坡上散步。
東坡上有什么讓我喜愛的呢?我喜愛這棵新成長的樹。
種植它的時候是在去年初,滋養它一直到春天結束。
我憑著自己的喜好來種植它,沒有特定的規律也沒有數量限制。
綠蔭斜斜地傾斜,芳香在微風中飄蕩。
新葉子上有鳥兒停歇,枯萎的花朵被蝴蝶飛走。
我帶著竹杖閑逛,慢慢地踱著黃麻鞋。
我想要了解經常往來的人們,綠草已經變成了白色的道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東坡上散步的情景,表達了他對一棵新成長的樹的喜愛之情。詩人以自由自在的方式種植這棵樹,不受規則和限制,這象征著詩人秉持自己的信念和獨立精神。詩人描述了東坡的美景,綠蔭斜斜、芳香四溢,生機勃勃。然而,綠草之間也有鳥兒停歇和蝴蝶飛舞,顯示了生命的循環和瞬息萬變。最后,詩人帶著竹杖漫步,想要了解經常經過的人們,而東坡上的青草已然變成了白色的道路,映射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
賞析:
《步東坡》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東坡上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中的東坡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意象,代表著自然和人生的變化。詩人對新成長的樹的喜愛體現了他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仰慕。他以自由的態度種植樹木,反映了他對自然和藝術的獨立追求。通過描繪綠陰斜景、芳氣微風等景物,詩人展示了東坡的美麗和生機盎然的氛圍。最后,詩人帶著竹杖漫步,想要了解經常經過的人們,這表達了他對人事變遷和生活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給人以清新、恬靜的感覺,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世界。
“欲識往來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dōng pō
步東坡
cháo shàng dōng pō bù, xī shàng dōng pō bù.
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
dōng pō hé suǒ ài, ài cǐ xīn chéng shù.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zhòng zhí dāng suì chū, zī róng jí chūn mù.
種植當歲初,滋榮及春暮。
xìn yì qǔ cì zāi, wú xíng yì wú shù.
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
lǜ yīn xié jǐng zhuǎn, fāng qì wēi fēng dù.
綠陰斜景轉,芳氣微風度。
xīn yè niǎo xià lái, wēi huā dié fēi qù.
新葉鳥下來,萎花蝶飛去。
xián xié bān zhú zhàng, xú yè huáng má jù.
閑攜斑竹杖,徐曳黃麻屨。
yù shí wǎng lái pín, qīng wú chéng bái lù.
欲識往來頻,青蕪成白路。
“欲識往來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