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竹多好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窗竹多好風”全詩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含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玩松竹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玩松竹二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蛇隱匿在大澤中,麋鹿暢游于茂盛的草地。
鳳凰棲息在梧桐之上,魚兒歡樂于水藻之間。
我也愛我的小屋,其中快樂地追求著我自己的道。
先種植了松樹,再修剪了竹子,躺臥在其中可直至終老。
每個人都依附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不知道其他的東西如何美好。
我坐在前檐前享受愛,躺臥在北窗北側沉醉其中。
窗外的竹子迎來美好的風,檐下的松樹呈現出可喜的顏色。
內心深處的情感與世俗的紛擾相融合,順從緣分的驅使。
盡管你對我沒有感情,但對于我來說已經得到了一切。
由此可知,我們性情相近,無需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
詩意和賞析:
《玩松竹二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感受,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于自己小屋中松竹的喜愛以及對自然與心靈的共鳴。詩中描述了龍蛇隱匿、麋鹿暢游、鳳凰棲息、魚兒歡樂等自然景象,以及自己對小屋松竹的鐘愛之情。詩人將自己與自然景物相對比,表達了對于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詩中的“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所鐘愛之物的專注和滿足,不去關注其他事物的美好。他坐在前檐前、躺臥在北窗北側,享受著與松竹相伴的寧靜和美好。
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自己生活態度的表達,詩人表現了對于自然和內心世界的和諧追求。他認為自己的內心與自然相通,不必受到外界的干擾和束縛。詩中的“性相近,不必動與植”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與內心的共通性的理解。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同時展示了詩人對于簡樸、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自然與內心之間的關系的思考。該詩以其清新淡雅的風格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詩歌藝術。
“窗竹多好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 sōng zhú èr shǒu
玩松竹二首
lóng shé yǐn dà zé, mí lù yóu fēng cǎo.
龍蛇隱大澤,麋鹿游豐草。
qī fèng ān yú wú, qián yú lè yú zǎo.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wú yì ài wú lú, lú zhōng lè wú dào.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qián sōng hòu xiū zhú, yǎn wò kě zhōng lǎo.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gè fù qí suǒ ān, bù zhī tā wù hǎo.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zuò ài qián yán qián, wò ài běi chuāng běi.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chuāng zhú duō hǎo fēng, yán sōng yǒu jiā sè.
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yōu huái yī yǐ hé, sú hán suí yuán xī.
幽懷一以合,俗含隨緣息。
zài ěr suī wú qíng, yú yǔ jí yǒu de.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nǎi zhī xìng xiāng jìn, bù bì dòng yǔ zhí.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窗竹多好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