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送春曲江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送春曲江曲”全詩
去年杏園花飛御溝綠,何處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西江西。
帝城送春猶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悵。
莫惆悵,送春人。
冗員無替五年罷,應須準擬再送潯陽春。
五年炎涼凡十變,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還相見。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春歸(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春歸(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即將離去,這首詩詞是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傍晚時寫的。去年的杏花飄落在宮廷的綠溝中,今年春天卻杜鵑花凋謝了,子規鳥在啼叫。詩人在思考送春的去處,曲江和西江都是有名的地方。在帝都送走春天時,他感到有些不安和失落。即使在天涯送春,也難免會感到煩惱和傷感。但是,不要沮喪,我們是送春的人。冗員沒有替代,已經休息了五年,應該準備再次送別潯陽的春天。五年來經歷了許多變化和風雨,誰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好好去度過今年的江上春天,明年如果還活著,我們還能相見。
這首詩詞通過送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慨。詩人用杏花、杜鵑花等春天的象征物表現了時間的消逝和季節的更替。他對送春的地點的選擇也有深意,曲江和西江分別象征著都城和天涯,表達了在不同環境下送別春天的情緒差異。詩人的內心感受在送春的過程中得到了宣泄,他思考著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對命運的變化和身體健康充滿了憂慮。然而,他仍然懷著希望,希望能夠度過眼前的春天,明年再相聚。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期盼。詩人通過對春天的送別,將自己的情感與季節相聯系,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何處送春曲江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ūn guī yuán hé shí yī nián sān yuè sān shí rì zuò
送春歸(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sòng chūn guī, sān yuè jǐn rì rì mù shí.
送春歸,三月盡日日暮時。
qù nián xìng yuán huā fēi yù gōu lǜ,
去年杏園花飛御溝綠,
hé chǔ sòng chūn qǔ jiāng qū.
何處送春曲江曲。
jīn nián dù juān huā lào zǐ guī tí, sòng chūn hé chǔ xī jiāng xī.
今年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西江西。
dì chéng sòng chūn yóu yàng yàng, tiān yá sòng chūn néng bù jiā chóu chàng.
帝城送春猶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悵。
mò chóu chàng,
莫惆悵,
sòng chūn rén.
送春人。
rǒng yuán wú tì wǔ nián bà, yīng xū zhǔn nǐ zài sòng xún yáng chūn.
冗員無替五年罷,應須準擬再送潯陽春。
wǔ nián yán liáng fán shí biàn, yòu zhī cǐ shēn jiàn bù jiàn.
五年炎涼凡十變,又知此身健不健。
hǎo qù jīn nián jiāng shàng chūn,
好去今年江上春,
míng nián wèi sǐ hái xiāng jiàn.
明年未死還相見。
“何處送春曲江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