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兩叢十五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森森兩叢十五莖”全詩
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
人畫竹身肥臃腫,蕭畫莖瘦節節竦。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
野塘水邊埼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
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
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
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色。
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畫竹歌鑒賞
竹子挺拔秀立,生命力強,加之有志向高潔,卓然不群的象征之意,歷來是文人墨客丹青畫手樂以歌詠描繪的對象。白居易這首《畫竹歌》,通過對好友蕭悅所畫竹枝的再現與評價,贊揚了畫家的高超技藝,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卓越的藝術思想。
協律郎:官名,正八品上,屬太常寺,掌管音律。蕭悅: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蘭陵鎮)人,善畫竹。在杭州住過一段時期,與白居易過從甚密。
詩的開頭四句落筆平直,首先告訴讀者,竹子是最難以描繪的一種植物,古往今來,多少丹青妙手為此耗盡了自己的畢生心血,卻鮮有畫得和真竹相似者。而協律郎蕭悅卻獨能下筆逼真,可謂繪竹第一人。以此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下文探求蕭悅獨得畫竹之秘原因的好奇心。
接著,詩人從三個方面表現蕭畫的非凡不俗之處:一是將蕭畫與他人所畫作對比,從而表現蕭氏所畫生機勃勃,枝活葉動,秀拔聳立;而他人所畫竹身粗壯,臃腫不堪,枝葉萎靡,毫無生氣。這是從側面,以他人之畫的拙劣來襯托蕭畫的不凡。其二是正面描寫蕭畫竹子的環境、神態。野塘水邊,埼曲岸側,森森然有竹兩叢,挺拔秀立。所謂“野塘水邊埼岸側”,是極力表現畫面的野趣、奇趣。因為野塘曲岸,更容易形成一種遠離人間煙火、超越世俗的氣氛,與人格化的竹枝更相吻合。下文“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是從畫面的細處描寫,是畫中竹枝的特寫鏡頭。嬋娟是形容竹子神態的秀美,左思《吳都賦》:“其竹則檀欒嬋娟,玉潤碧鮮。”不失筠粉態,是指其逼肖真竹,表明圖畫連青嫩帶粉的鮮態及在風驚煙鎖的特殊環境中,搖曳多姿、蕭灑脫俗的婀娜神態都畢現無遺。由于畫得如此逼真,竟使詩人懷疑這不是畫,而是真實的生長于泥土之中的竹子了,他回憶起在天竺寺前、湘妃廟里曾經見到過這樣的竹子。這是第三層描寫。“低耳靜聽疑有聲”堪稱是詩人的神來之筆,因為只有現實中的竹子才會在風吹之下發出婆娑之聲。蕭氏所畫竟能使人產生這樣的錯覺,看來“丹青以來唯一人”之譽誠非虛言。
詩的最后一部分是感嘆如此絕妙的繪畫,竟然少有人賞識,詩人與畫家只有相顧失笑,噓唏感慨一番。然而歲月難駐,時光易逝,身懷絕技的畫家已是手顫眼花,滿頭華發的老人了。這幅畫便是他的絕筆之作。自此以后,再想求得他的畫已是難乎其難了。言語之間充滿了對畫家的珍惜之情,無形中也抬高了這幅畫竹的價值。
詩的開頭曾評價蕭氏畫竹能夠“下筆獨逼真”,詩中通過蕭畫與別人所畫的對比,蕭畫本身的神態和真實的竹子三個方面對“逼真”二字作了具體描述,可謂層層遞進,結構嚴謹。關于“逼真”的好處,朱自清先生認為,“這個‘真’固然指食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莊子》里說的那個‘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謝赫的六法的第一項‘氣韻生動’的意思,惟其‘氣韻生動’,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語說的‘活脫’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論逼真與如畫》)宋人蘇軾也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也就是說,只追求形似并不足奇,寫活,傳神,有幽姿遠韻,才是逼真的要求。白居易這首詩在描述蕭悅的創作過程時曾說:“不根而生從意生”,也就是說蕭氏事先成竹在胸,意在筆先。將個人意趣與大自然融而為一,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這也是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之一。
“森森兩叢十五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zhú gē
畫竹歌
zhí wù zhī zhōng zhú nán xiě, gǔ jīn suī huà wú sì zhě.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
xiāo láng xià bǐ dú bī zhēn, dān qīng yǐ lái wéi yī rén.
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
rén huà zhú shēn féi yōng zhǒng, xiāo huà jīng shòu jié jié sǒng.
人畫竹身肥臃腫,蕭畫莖瘦節節竦。
rén huà zhú shāo sǐ léi chuí, xiāo huà zhī huó yè yè dòng.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bù gēn ér shēng cóng yì shēng, bù sǔn ér chéng yóu bǐ chéng.
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
yě táng shuǐ biān qí àn cè, sēn sēn liǎng cóng shí wǔ jīng.
野塘水邊埼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
chán juān bù shī yún fěn tài, xiāo sà jǐn dé fēng yān qíng.
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jǔ tóu hū kàn bù shì huà, dī ěr jìng tīng yí yǒu shēng.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xī cóng qī jīng jìn ér jiàn, shěng xiàng tiān zhú sì qián shí shàng jiàn.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dōng cóng bā jīng shū qiě hán, yì céng xiāng fēi miào lǐ yǔ zhōng kàn.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
yōu zī yuǎn sī shǎo rén bié, yǔ jūn xiāng gù kōng cháng tàn.
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
xiāo láng xiāo láng lǎo kě xī, shǒu chàn yǎn hūn tóu xuě sè.
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色。
zì yán biàn shì jué bǐ shí, cóng jīn cǐ zhú yóu nán de.
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森森兩叢十五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