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雁翻寒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雁翻寒渚”全詩
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
家貧憂后事,日短念前程。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
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意描繪了作者離別兄弟之后,孤身一人艱難行進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的離愁別緒和對未來的擔憂。
詩中描述了作者離開江陵向徐州出發的情景,作者與兄弟分別在江陵,即將往南北兩地分離。作者提到沿途的關河千里,表達了行程的艱辛和遠離親友的寂寞感。即使在風雪中,作者仍然奮勇前行。
夜晚宿營時,作者疲勞之下又做起了故鄉的夢境,清晨整理行裝時,不禁令人沮喪。家境貧寒的作者擔憂自己離開后兄弟的后事,念念不忘前程未知。
詩末,作者觀察到了飛過的煙雁和聚集的烏鴉,他們是在尋找回家的方向。而編輯上山的人們,也在壯麗的景色中,寄托了他對南荊地區的未來的希望和憂慮。
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分別離別時的孤單和思念之情,凸顯了人們在離別中常常會感受到的無奈和痛苦,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家鄉的留戀。詩中的自然景物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岐路南將北,離憂弟與兄。
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
家貧憂后事,日短念前程。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
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離別的路上的心情與感受,直接表達了他們對離群的哀思和對未來的憂慮。同時,通過對風雪、煙雁、烏鴉等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了詩人內心孤獨和無助的氛圍,抒發了他們的思鄉之情和對未來的期望和擔憂。這首詩既抒發了詩人個體的情感,又體現了人們在離別與遠行中常常會面臨的心理境遇和人生困境。
“煙雁翻寒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jiāng líng zhī xú zhōu lù shàng jì xiōng dì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qí lù nán jiāng běi, lí yōu dì yǔ xiōng.
岐路南將北,離憂弟與兄。
guān hé qiān lǐ bié, fēng xuě yī shēn xíng.
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xī sù láo xiāng mèng, chén zhuāng cǎn lǚ qíng.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
jiā pín yōu hòu shì, rì duǎn niàn qián chéng.
家貧憂后事,日短念前程。
yān yàn fān hán zhǔ, shuāng wū jù gǔ chéng.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
shuí lián zhì gāng zhě, xī chǔ wàng nán jīng.
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煙雁翻寒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