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無家萬里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十無家萬里身”全詩
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里白頭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臨江送夏瞻(瞻年七十馀)》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送夏瞻(瞻年七十馀)
陪夏瞻至臨江,夏瞻年七十余,白居易心情悲痛地告別了他。君子離家飄泊于外,身經萬里漂泊無依。
憂心忡忡地看著船行而去,突然風大起,掀起了波浪。像是白發的老人,深陷在波濤之中,隨波逐流。
中文譯文:
夏瞻離開我,我沾濕了巾帕。
他七十歲了,無家可歸,流浪萬里。
心里非常傷感,看著他的船離去,
突然間刮起了大風,引起了波浪。
就像是一個白頭發的老人,被波浪吞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詩集《琵琶行》中的一首小詩,描寫了白居易送別夏瞻的情景。夏瞻是白居易的朋友,七十歲年紀的他離開白居易,去遠方流浪,這讓白居易感到非常的傷感和惋惜。詩中的“沾巾”是指白居易眼淚濕了巾帕,表達了他內心的悲傷和離別的痛苦。詩中的“憂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里白頭人”描繪了白居易憂心忡忡地目送夏瞻離去,當他看到船行的時候突然起風了,船在波浪中搖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被波浪吞沒的白發老人。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內心的愁緒和對朋友離別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友誼的珍重和對離別的無奈和傷感。詩中運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通過對風與波浪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離別之中的心情起伏和不安。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七十無家萬里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sòng xià zhān zhān nián qī shí yú
臨江送夏瞻(瞻年七十馀)
bēi jūn lǎo bié wǒ zhān jīn, qī shí wú jiā wàn lǐ shēn.
悲君老別我沾巾,七十無家萬里身。
chóu jiàn zhōu xíng fēng yòu qǐ, bái tóu làng lǐ bái tóu rén.
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里白頭人。
“七十無家萬里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