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欲到思無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潯陽欲到思無窮”全詩
樹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濕水煙中。
菰蔣喂馬行無力,蘆荻編房臥有風。
遙見朱輪來出郭,相迎勞動使君公。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初到江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到江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到江州,思緒無窮。庾亮樓在南,湓口在東。
山雨過后,樹木凋零,人家低垂在濕潤的水煙中。
菰蔣喂馬,行走無力;蘆荻編房,臥于微風中。
遠遠地看到朱輪車出郭,我親自迎接勞碌的使君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初到江州的景象。他的心情充滿了思緒,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向往和好奇。詩中提到的庾亮樓和湓口是江州的地標,展示了江州的繁華和美景。然而,詩中也描繪了一些凄涼的景象,如山雨過后的凋零樹木和低垂的人家。詩人還描寫了一些生活細節,如菰蔣喂馬和蘆荻編房,這些細節增添了詩詞的真實感。最后,詩人迎接勞碌的使君公的場景展示了他對使君公的尊敬和關心。
賞析:
《初到江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州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細節的展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繁華與凄涼、生活瑣事與高官仕途相結合,展示了江州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詩人以自己的視角觀察周圍的一切,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緒。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藝術表達能力。
該詩詞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對江州這一重要地區的關注和熱愛。江州地處江南水鄉,自古以來就被贊美為風景秀麗的地方,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目光。白居易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將江州的美景和生活細節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江州的魅力與風情。
總的來說,《初到江州》是一首充滿詩意的詩詞作品,通過對江州景象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江州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打動了讀者,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潯陽欲到思無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ào jiāng zhōu
初到江州
xún yáng yù dào sī wú qióng, yǔ liàng lóu nán pén kǒu dōng.
潯陽欲到思無窮,庾亮樓南湓口東。
shù mù diāo shū shān yǔ hòu,
樹木凋疏山雨后,
rén jiā dī shī shuǐ yān zhōng.
人家低濕水煙中。
gū jiǎng wèi mǎ xíng wú lì, lú dí biān fáng wò yǒu fēng.
菰蔣喂馬行無力,蘆荻編房臥有風。
yáo jiàn zhū lún lái chū guō, xiāng yíng láo dòng shǐ jūn gōng.
遙見朱輪來出郭,相迎勞動使君公。
“潯陽欲到思無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