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隨飛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鶴隨飛蓋”全詩
曲臺臨上路,高軒抵狹斜。
赭汗千金馬,繡軸五香車。
白鶴隨飛蓋,朱鷺入鳴笳。
夏蓮開劍水,春桃發綬花。
高談辯飛兔,摛藻握靈蛇。
逢恩出毛羽,失路委泥沙。
曖曖風煙晚,路長歸騎遠。
日斜青瑣第,塵飛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墮珥解羅襦。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分類:
作者簡介(虞世南)

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余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門有車馬客》虞世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門有車馬客》的中文譯文如下:
交結陳遵,豪華田蚡。
曲臺臨路,高軒斜抵。
千金馬出汗,五香車繡軸。
白鶴跟隨蓋,朱鷺鳴笳入。
夏蓮開在劍水上,春桃發綬花。
高談辯論飛兔,摛藻握靈蛇。
享受恩寵展羽毛,迷失了道路委身于泥沙。
暮色昏曖風煙,路途漫長騎遠。
太陽斜照青瑣第,塵土飛揚金谷苑。
危弦緊撥柱奏巴渝的曲音,遺失簪花和珠飾解下羅襦。
如何守持直道,卻使谷中人謂其名為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門前車馬客人的場景,展現了唐代社會的富貴繁華與浮華虛妄的一面。詩人通過豐富的描寫,表達了對物質追求、拜金主義以及人們追求名利和享受的批判態度。
詩中描繪了門前車馬客人的富貴場景,包括豪華的住宅、盛大的宴會,以及出奇制勝的馬匹和車輛。然而,這些追求的背后卻顯露出虛天浮華的一面。詩中出現的鳥類,如白鶴和朱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不和諧,鳴笳之音與其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隨后的描寫中,夏蓮和春桃的綻放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人生的短暫。高談辯論的人們在追求虛名和虛榮的過程中,變得空洞而荒唐。摛藻和靈蛇的意象也暗示著虛偽和欺騙。
詩人最后感嘆了社會的虛妄和迷失,暗示了發達社會的道德困境。夕陽下的曖曖風煙和塵土飛揚的景象象征著虛幻和遺忘。青瑣第和金谷苑的景色在日落時格外壯麗,但又透露出寂寞和無力感。
最后兩句反問了怎樣守持直道,避免誤入虛妄之路,而不至于被視為愚人。這是詩人對唐代社會虛華的深刻批判和對真實精神追求的呼吁。
“白鶴隨飛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n yǒu chē mǎ kè
門有車馬客
chén zūn zhòng jiāo jié, tián fén shàn háo huá.
陳遵重交結,田蚡擅豪華。
qū tái lín shàng lù, gāo xuān dǐ xiá xié.
曲臺臨上路,高軒抵狹斜。
zhě hàn qiān jīn mǎ, xiù zhóu wǔ xiāng chē.
赭汗千金馬,繡軸五香車。
bái hè suí fēi gài, zhū lù rù míng jiā.
白鶴隨飛蓋,朱鷺入鳴笳。
xià lián kāi jiàn shuǐ, chūn táo fā shòu huā.
夏蓮開劍水,春桃發綬花。
gāo tán biàn fēi tù, chī zǎo wò líng shé.
高談辯飛兔,摛藻握靈蛇。
féng ēn chū máo yǔ, shī lù wěi ní shā.
逢恩出毛羽,失路委泥沙。
ài ài fēng yān wǎn, lù cháng guī qí yuǎn.
曖曖風煙晚,路長歸騎遠。
rì xié qīng suǒ dì, chén fēi jīn gǔ yuàn.
日斜青瑣第,塵飛金谷苑。
wēi xián cù zhù zòu bā yú,
危弦促柱奏巴渝,
yí zān duò ěr jiě luó rú.
遺簪墮珥解羅襦。
rú hé shǒu zhí dào, fān shǐ gǔ míng yú.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白鶴隨飛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